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36.72
  • 學位論文

鄉土劇不鄉土?-《天下父母心》邊拍邊播的產製策略和網路迷群文化

指導教授 : 胡綺珍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鄉土劇」乃是一種以台語為主要發音的戲劇類型;首播時段在晚間八點,播出時間從原本的一小時延伸至兩小時,播出集數通常超過百集,普遍來說高達二、三百集;而戲劇的內容通常以家庭成員發生的故事為主軸,融合了婆媳衝突、夫妻外遇…等家庭倫理的戲碼,近年來商業鬥爭或是新聞時事也成為鄉土劇常見的故事題材。 「鄉土劇」的收視觀眾雖以中高年齡層為大宗,但許多年輕人也相當熱衷於收看鄉土劇,喜愛程度與討論情形甚至超越四、五十歲的收視群眾。鄉土劇邊拍邊播的產製模式,讓觀眾試圖左右劇情走向,網路平台成為鄉土劇年輕觀眾發表對編劇的意見、改編台詞和情節,甚至預測結局的討論空間;也因為鄉土劇角色愛恨分明、劇情高潮迭起、台詞大膽直接,網友發表的言論往往針針見血、迅速直接,宛如受到鄉土劇影響而「鄉土劇化」。而在批踢踢、官方部落格和臉書的網路社群當中,又以批踢踢三立板的討論情形最為熱烈,高人次的瀏覽紀錄甚至被三立電視台當作宣傳工具。 本研究選定三立台灣台的八點檔《天下父母心》為研究對象。發現其對於男、女主角的感情多所著墨,吸引許多網路迷群熱烈聲援,甚至企圖操控收視率來影響演員的戲份,其引發的討論熱潮甚至塑造鄉土劇演員「偶像化」的現象,扮演鄉土劇「偶像劇化」的重要轉捩點。而觀看鄉土劇的網路迷群已無法用主動/被動、生產/消費這樣單純的二分法來加以劃分歸類,在網路空間中,更多時候他們的角色和狀態是模糊的。這些鄉民看似一群無償勞動者,但部份鄉土劇迷群認為他們在網路空間掌握發言權,哪怕這些意見對於戲劇不會有任何影響,但對迷群來說,在批踢踢三立板瀏覽文章或發言本身就是一件愉悅的事。

參考文獻


林文婷(2010)。〈批踢踢,踢中文化生產的小腿骨─學術生產中的Ptt現
楊乃女(2009)。〈互卸、BBS 與「鄉土劇」的流行:以《天下第一味》為
析》。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綺珍( 2009)。〈中國字幕組與新自由主義的工作倫理〉,《新聞學研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

被引用紀錄


方誌晟(2017)。資料探勘於電視劇跨螢行為與數位行銷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7.00146
韋苡爭(2012)。社會工廠裡的漫遊者--電視編劇的職涯描繪〔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1357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