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9.170.17
  • 學位論文

學校情境中影響台灣原住民族國中生族群認同因素之探究──以花蓮地區阿美族為例──

指導教授 : 洪泉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情境中影響台灣原住民族國中生族群認同的因素」,以檢視阿美族國中生的族群認同情形,及學校情境中影響其族群認同之相關因素為何。 本研究所採用之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訪問調查」及「完全參與觀察」三種方法,「問卷調查」研究法係以花蓮地區阿美族國中學生一、二、三年級為對象,採取叢集取樣方式,共計抽樣7所學校,每個學校抽樣一、二、三年級各一到三個班,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探討阿美族國中生的族群認同類型,並將所得資料以描述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百分比同質性考驗、積差相關及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分析學生個人背景與學校情境中影響其族群認同的因素為何。在獲得初步資料後,再以訪問調查法進入研究場域進行訪談,並利用機會寄住原住民家庭進行參與式觀察。 依據問卷所得的資料將7個學校的族群認同情形作分類後,發現花蓮地區阿美族國中學生對於族群認同的類型多集中在雙向文化認同的調適者;其個人特質及其學校情境對其族群認同的影響如下:在個人背景方面,我族認同得分不因個人因素而有顯著差異,主流認同得分則因個人因素中的「性別」、「年級」及「父親職業聲望」而有顯著差異;就其學校情境中的影響因素之探討,我族認同得分因學校情境中的「教師歧視知覺」、「同學歧視知覺」而有顯著差異,主流認同得分學校情境中的「學業成績」、「同儕原住民印象知覺」、「教師原住民印象知覺」、「學校制度性歧視」及「各校差異」而有顯著差異。 從訪談中也獲得四點發現:(一)花蓮地區阿美族國中學生的族群認同情形多屬於雙文化認同類型,(二)其對我族認同方面,有感情上有較強的認同、族群投入較少的傾向;(三)多數學校並不覺得學校中有偏見或歧視的存在;(四)少數學生有歧視知覺或偏見知覺的感受,這些感受大多是來自於主觀上的想像。

參考文獻


謝世忠(民78)。《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市:自立晚報社。
張如慧(民90)。《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生活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
譚光鼎、湯仁燕(民82)。<台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59-500。台北:台灣書店。
巫有鎰(民85)。《影響國小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亦園(民71)。《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

被引用紀錄


徐承宇(2016)。國民中學學生族群認同、自尊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600287
孔德(2005)。牆與橋-大學學生事務人員對同志學生態度轉變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14553084
李諭昇(2006)。都會區原住民青少年憂鬱症狀之縱貫性研究〔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7-1704200715031713
宋卓立(2007)。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族群意識變遷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40616
吳百興(2008)。八年級原住民學生在設計導向活動的科學學習:以族群認同、對科學的態度、力學概念與過程技能四面向進行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24423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