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0.154.41
  • 學位論文

從宗教信仰與地方產業看麻豆鎮的社區發展

The Locality of Religions and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Mattau

指導教授 : 陳憲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1993年起,在國家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風潮下,台南縣政府以「產業文化政策」為方向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欲結合產業、文化與觀光以尋求地方發展的可能出路。本研究主要是關注「社區總體營造的目標是如何落實在社區發展之中」,選擇以宗教文化與產業結構來切入主題,而以麻豆鎮地方性的宗教信仰與文旦產業來做論述。 首先說明研究區的自然環境特徵與歷史發展脈絡,以人地關係為出發點,探討麻豆鎮地區在祭祀圈的階層中-「大廟」與「角頭廟」出現的因素,主要是因為台灣民間信仰本質上是一種社會的結合,有以神的名義來結合鄰近地緣性的組織,也有以祖先為名義來結合的血緣性村落,而這些無論是原本的角頭神或是由祖佛轉化的角頭神,與地方社區的歷史都有密切的連帶,居民祭祀的、社會的、娛樂的需求都在這裡得到滿足。我們可以從宗教信仰的活動來分析聚落中陣頭的出現,除了是居民日常的娛樂、練身、聯誼的活動之外,也是村莊意識的指標,在廟會的時候,陣頭往往是代表村莊與外界互動,居民與社區之間的歷史、心理的連帶,也藉著這樣的活動建立起來,麻豆鎮宗教信仰最大的影響範圍便是由「麻豆香」所建立的祭祀圈範圍。 而麻豆當地的文旦栽培,除了自然環境的適地適種之外,很重要的一部份是起源於歷史的偶然性,也就是在這樣歷史的偶然性之下,文旦在當地的栽植便不全以「利益」的因素而存在,造成文旦對當地的居民具有「商品」及「禮物」的雙重特性,而由於文旦獨特的產銷系統,使得麻豆地區有關人情的社會網絡更加的連結,使文旦成為麻豆精神上的標誌。而以文旦做為地方象徵所形塑出來的文旦節活動內容來看,從活動的動員所影響的社會網絡,可以發現,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的互動過程是在逐漸變化的,當然麻豆文旦節的活動形式上是以農會為主的活動,但是隨著歷屆文旦節的舉辦,不僅活絡了當地原本已經固定的產銷模式,也使當地居民對文旦重新燃起思慕之情。 而在台灣推行社區發展工作以來,政府一直居於扮演規劃、推動、到執行的重要角色,但是社區發展強調的是自主、自助與自發性的行動取向,需要與當地的文化、社會的產業資源並行發展,才可以達到互利的合作模式。尤其傳統的宗教資源上,在台灣社會中一直扮演著公眾事物的中心,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也與居民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是當前社區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資源,至於地方的產業轉變為文化性的生產產業,主要的意義在於活用區域內的資源,透過居民的參與,從而架構出內發性的產業機會,是一種穩定居民及產業的方法。 在研究中,以台南縣麻豆鎮「南勢社區」與「麻豆社區」為例,探討結合宗教文化與地方產業時,在運用當地網絡的方法及其限制。發現在「南勢社區」中,不僅境內居民組成單純,沒有嚴重派系的問題,就村里制度與社區組織來說,其領導階層若不是具一致性(兼任職位)就是平常已充分利用社區內的資源而培養出良好的互動,與地方上主要的組織(農會、寺廟、學校)中彼此的交流頻繁,也能夠累積足夠的社會資本存量。而在「麻豆社區」中,境內居民的組成較為複雜,所牽連的派系問題也較嚴重,因此「麻豆社區發展協會」很容易便成為政治角力的場所,所以在與其他地方性主要的組織,就疏於互動,造成彼此間關係疏離,由此看來,社區發展的成敗與社區是否有與宗教及產業的密切結合有關。 綜言之,本文從宗教信仰與地方產業的角度來審視麻豆鎮的社區發展狀況,探討社區結合宗教文化與產業活動這種模式的可行性,也在研究中發現,社區發展中強調社區意識的凝聚,其實必須根據當地的地方經驗上的特殊性,舉凡環境特色、產業結構、居民文化等等的,都是有其歷史脈絡性,所以地方意識並不會因政策而建構出來,而是根植於當地,無法被移植的部分。

關鍵字

麻豆 社區發展 地方產業 宗教 文旦

並列摘要


Since 1993 , the government has made a new polic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 The Tainan County carries out the new policy with local industrial culture and tries to combine the local industry , culture and tourism with community move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needs working directly with people , and thinks highly of the participation and the coherence of the local humanbeings . It emphasizes spontaneous actions of the community , and the development needs to cooperate with the local culture and the social resources . Especially , the religion in Taiwan is related with the residential life , and the local industry transformed into the cultural property to create new jobs . Then there’s a new-developed scene for the region. Local religion and Ma-ttau wentan fruit are the major symbols in Mattau,while the temples and Ma-ttau wentan fruit are well-known widespread in Mattau . The social network formed by the religion and Ma-ttau wentan is complicated . In this research , I take Na-shi community and Ma-ttau community for example , and try to compare the two different communities about the actions they take and the ways they do. In conclusion , both the locality of religions and the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re the importment factors in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Mattau .We can also find that the social coherence is not rooted in the policy , but in the history .

並列關鍵字

Mattau Community Development Local Industry Religion Wentan

參考文獻


2001 《台南縣麻豆鎮南勢社區發展協會第二屆第三次會員大會》
1985 〈進香、刈火與朝聖宗教意涵之分析〉,《人類與文化》22:46-54
1988 〈從台灣民間信仰勃興的現象分析宗教人的心態〉,《台灣神學論刊》10:53-104
1995 〈漢人社會研究的若干省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27-
1990 〈屏東縣東港鎮迎王祭典:台灣瘟神與王爺信仰分析〉,《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0:95-210

被引用紀錄


陳冠丞(2014)。現代性下的灶腳味-臺灣傳統小吃攤場所精神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400833
王筱媛(2015)。台南市鄉鎮地區流動夜市遊戲類攤販經營樣態與空間〔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1045
廖文志(2002)。羅漢門宋江陣的涵化現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30193
石麗君(2007)。女性專業工作者在進修、工作與家庭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分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3400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