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200.226
  • 學位論文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研究

指導教授 : 季旭昇 袁國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一九九四年春,香港古玩市場陸陸續續的出現了一些竹簡。經過香港及上海兩地的學者初步電傳討論,鑑定該批竹簡的可靠性。一九九四年五月後,便接踵的運到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實驗室歷經三年時間,克服該批文物保存狀況的不良。脫水加固該批文物後,經科學測定與文字識讀,斷代定域為戰國時代的楚國竹簡,因而定名為《楚竹書》。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一冊於二零零一年十一月出版,先發表該批文獻中,字數與竹簡保存質量皆高的〈孔子詩論〉、〈性情論〉及〈緇衣〉三篇。其中〈緇衣〉篇並見於《郭店楚墓竹簡》與今本《禮記》中,兩簡本內容大體相同,用字小異,而與今本《禮記》章序與用字存有一些出入,正可以提供學界深入探討〈緇衣〉篇內容、進而有助理解儒家某些思想,及典籍流傳的相關問題。 雖然目前學界對上博〈緇衣〉的研究方興未艾,但筆者尚未見到全面比對三種版本〈緇衣〉並結合相關經學議題的討論,是以本論文計畫仍欲以《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緇衣》篇為研究標的,由文字考釋、詞義疏證出發,進而探討其間的思想義理與部份經學問題。而在重新梳理《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緇衣》的同時,我們亦會檢視若干時賢早先在考釋《郭店楚墓竹簡.緇衣》時,受限於資料、證據的不所產提出的推論瑕疵,期使本論文在貫通今本、郭店本、上博本三本〈緇衣〉文字、經文大義的過程中,對古文字學界、經學界、思想界的相關研究有所幫助。 本論文共分四大部份: 第一部份為「緒論」,簡介本論文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方法、研究目的與撰寫架構。 第二部份為「《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疏證」,將上博〈緇衣〉全文二十三章依各章章旨之政治主題分為七卷。除逐卷逐章考釋文字、闡述經文大義外,並依各章政治主題建立其思想軸心與體系。其撰寫格式包括【題解】、【簡文】、【討論】。【題解】簡要敘述〈緇衣〉內容及學術價值等相關事項;【簡文】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隸定不盡相同,隸定、編連、分段為筆者斟酌考訂的結果。【簡文】採窄式隸定,難字後括號注明今字、通假字等,不能隸定者則直接用原書圖形植入;【討論】先羅列[時賢討論],再以[濬智案]針對〈緇衣〉各章各疑難字詞提出相關的考釋與看法。 第三部份為「楚簡〈緇衣〉作者考辨」,除巨細靡遺的網羅各家對楚簡〈緇衣〉作者及其所屬學派相關闡述外,並分別從文獻記載、〈緇衣〉及同批出土儒簡的思想內容、楚簡〈緇衣〉之形制、楚簡〈緇衣〉的抄錄時間、楚簡〈緇衣〉簡文體制等處切入,推測〈緇衣〉可能係「公孫尼子、子思學派」所撰。 第四部份為「餘論」,「餘論」一章重點討論楚簡〈緇衣〉中的幾個經學問題: (一) 楚簡〈緇衣〉所引之《詩》篇不若引《書》之篇名完整,有可能是因為: 1.《尚書》之各篇之成篇與《書》之集結早於《詩經》。故〈緇衣〉作者在撰寫其政治主張之時,《尚書》主要內容與篇名已固定,所以他可清楚引之,而《詩經》主要內容雖固定,但其各篇篇名尚未取得統一,故只稱「詩」而不稱篇名。 2.《詩》是韻文,讀者較為嫻熟,所以引用者不必說出詩篇名;而《書》詰屈聱牙,因此引者要引出篇名,讀者才容易掌握。 (二)〈緇衣〉兼引《詩》、《書》時,為何先《詩》後《書》?我們推測有以下二種可能: 1.相較於《書》的習傳而言,《詩》的習傳比較普遍。故〈緇衣〉先引眾人皆知之《詩》以加強其論述的說服性,再引眾人較不熟悉的《書》佐證之。 2.相對於《書》而言,原始儒家在生活應用與教育上較重視《詩》。 (三)《禮記.緇衣》鄭玄注改讀〈緇衣〉的結果與楚簡〈緇衣〉簡文幾乎相符,吾人幾可斷定鄭玄除「理校」《禮記》外,手中尚握有珍貴的古本《尚書》。 (四) 未經後人篡改之楚簡〈緇衣〉,在經典異文研究中至少有下述幾點價值: 1. 古文字識讀上的價值 2. 古音研究上的價值 3. 古語法研究上的價值 4. 經典注疏上的價值 5. 學派釐清上的價值 6. 版本校勘上的價值 7. 漢字整理上的價值 8. 學術思想史上的價值

關鍵字

緇衣 楚簡 郭店 上博 古文字 公孫尼子 禮記 思孟學派

被引用紀錄


王瑜楨(2011)。《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六)》字根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1.00243
游逸飛(2009)。四方、天下、郡國──周秦漢天下觀的變革與發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1057
范麗梅(2008)。簡帛文獻與《詩經》書寫文本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10281
鄭靖暄(2004)。先秦稱詩及其詩經詮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4.01868
許文獻(2006)。楚文字聲首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1090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