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248.47
  • 學位論文

高中男生通學方式、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比較研究

指導教授 : 卓俊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高中男生通學方式、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比較研究 研 究 生:彭鍬穩 指導老師:卓俊辰教授 日  期:2005年6月 摘 要 在過去的研究中發現,增加身體活動確實能夠有效地提昇健康體適能;但針對通學方式對高中男生之影響的研究,目前在國內外並無相關的文獻。因此,本研究即以通學方式與身體活動對高中學生健康體適能可能產生的效果加以分析探討。 本研究之受試者共計593名高中二年級男性學生,經分組篩選後符合條件之受試者人數為146名,其平均年齡為16.74±0.77歲、身高為172.67±6.88公分及體重為64.18±9.98公斤。研究的進行以三日身體活動回憶紀錄法加以估算學生平均每日身體活動能量消耗值(kcal/kg/day),以其能量消耗值與個人通學方式作為受試者編組之依據,並進行健康體適能測驗。 所得資料運用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二因子變異數分析(simple factorial ANOVA)統計方法處理分析後的結果如下:(一)以步行及騎乘腳踏車為通學方式之高中男生在肌力、肌耐力及心肺適能方面優於以乘車方式通學之學生。(二)身體活動量較大的高中男生在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及心肺適能方面優於身體活動量較少的學生。(三)通學方式與身體活動兩者只有在身體組成(身體質量指數)上有交互作用效果存在。   本研究之結論是身體活動量多與步行、騎乘腳踏車通學之高中男生在各項健康體適能方面會有較優的成績表現。

參考文獻


方進隆(1997)。有氧運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育發展中心主編。教師體適能手冊,105-118。
莊美鈴(1997)。體適能教學設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189-206。
李彩華、方進隆(1998)。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相關因素研究。體育學報,25,139-148。
王文豐(2000)。台北市國小學童生活壓力與其身體活動量及健康體適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 (1995).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5th ed.). PA:Lea & Febiger.

被引用紀錄


潘美香(2010)。通學方式及坐式生活型態對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0.00248
曾振峰(2006)。國中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的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新民國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20796
Kai, Y. C. (2006). 高中職學生不同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 之相關研究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05749
黃智雄(2006)。不同樓層的學生在校身體活動量與規律運動習慣調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24467
張紹明(2007)。不同學習方式學生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3462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