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90.167
  • 學位論文

一個教師的兒童環境教育讀書會之行動研究

指導教授 : 王順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以解決教師在學校實施環境教育的困境為起點,透過兒童讀書會,以繪本為主要教材進行環境教育,探討在讀書會歷程中,學生在「環境覺知」、「環境知識概念」、「環境倫理價值觀」、「環境行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經驗」的學習情況,與研究期間教師的反思與收穫。 研究方法採用參與式行動研究,與兩位老師協同合作,以19位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11週的兒童讀書會。閱讀、討論環境教育內涵的繪本,透過行動研究的探究循環,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蒐集質性資料,包括讀書會現場錄影錄音、檢討會議記錄、研究札記、協同教師之省思札記、學生札記與學生學習單、學生與協同老師的訪談…等,輔以學生平時的作品與班級導師平日的觀察記錄。 初始以運用繪本作為行動探究的核心,隨著研究的推展,逐漸察覺到環境教育的問題與教育的問題乃一體的兩面,研究關心的面向也逐漸轉移至如何經營一個以學生為本位、讓學生快樂學習的讀書會。 研究最後,發現學生不僅在環境敏感度、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與技能、對環境友善的行為上有所增長,在環境責任感與內控觀上也有進步,可見讀書會是個成功的嘗試。此外,對研究者而言,因為實踐教育行動研究,因之養成了對話與反思的習慣,以及學習如何協同合作,增強身為老師的信心與勇氣,這是作為一個教師意義非凡的里程。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中看到了個人教育價值觀的盲點,並察覺內在潛隱的教育價值觀,可以說透過這個研究,才看見真實的自己,並且察覺自己位於怎樣的社會位置中,而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中,身為教師的我,又是如何被影響與潛移默化。

參考文獻


林意雪(1999)。兒童文學與兒童讀書會。兒童文學學刊,2,261-284。
王順美(2004)。社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綠色學校計畫。師大學報,49(1),159-170。
黃政傑(1994)。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傅林統(1998)。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台北:富春。
陳佩正(2000)。從「心」教學-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心理。

被引用紀錄


張夢鑾(2017)。由環境倫理論述落實國小學童綠生活行動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7.00308
童鈺娟(2014)。探討消費者之環境相關變數、社會規範及幸福感對綠色商品購買意願之影響〔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4.00094
林佑玲(2010)。國中學生從事垃圾減量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縣某國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9045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