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150.80
  • 學位論文

八卦地區的土地利用變遷

指導教授 : 陳國川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以八卦地區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則始於清末.經日治.以迄民國以後,冀欲探究在這片淺丘坡地區上,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其農業墾殖過程之開展,以及伴隨著時代、經濟結構之變遷,此處之土地利用方式又呈顯出什麼樣的轉變?蘊蓄其背後之機制究竟為何?   在八卦地區這樣一片看似完整一致的地形區裡,內部實因坡度的歧異而蘊蓄著頗為複雜的小地形,全區依坡度之不同而分為四個小區:即0-10﹪坡度區、10-20﹪坡度區、20-30﹪坡度區與大於30﹪坡度區,而其中0-10﹪坡度區實則又因分布位置之別而可再析分為平地帶、臺地面、叢雜於坑谷間的細零殘餘平坦面,這些不同坡度之地形面,也成為各種不同作物的衍展舞臺,在水文方面,可茲分為兩部份,其一坡度大於10﹪之地帶,因高度使然,故地下水來源少,向來就是水源貧乏區;其二即坡度為0-10﹪內之山腳低麓地帶與坑谷地區,或因地下水面與地面交切,地多湧泉,或因地勢較低,雨水易於因勢滯留,故水源汲取較為充裕便利,故有水稻耕作之經營。在土壤環境方面,本區僅周圍山腳之沿麓低下地帶,由複合沖積層所被覆,其餘大部份地帶,表層多為紅土,飽富酸性,下覆透水性尤佳、排水良好但保水力卻甚差的頭嵙山層,而這樣的地表特性對某些作物根系之發達但又頗適酸性土壤環境的耐旱作物而言,無異提供了一處絕佳的生存空間。而就在這樣一個坡度富饒變化且內部水文條件、土壤環境殊異於一般傳統平原地區的環境裡,也許並不利於傳統稻作農業之推展,但從另一個角度觀之,也正是這般的環境特性使然,使得早先居於其上的住民不得不設法謀求最能展現土地價值之使用型態,適性適地而發展,就在這樣的人、地充份交互作用的態勢下,開始了這片土地另一個不同的發展契機。   清廷平臺後,在清政府將糧食生產視作國計民生之本的治臺之道影響下,對於有大部份之土地為坡地帶的八卦地區來說,因不具糧食生產的生利價值,故得以在清領時期,泰半放任處之,任憑其適性澶衍,彼時進入八卦地區墾殖的漢人,對土地利用方式,主依水源及坡度條件之異,而析分為兩種不同的使用型態,一是坡度介於0-10﹪的山腳低麓平地帶、與叢雜於坑谷間的細零殘餘平坦面,這些地區因水源豐沛而穩定,大部份以經營水田稻作為主;二是坡度大於10﹪等較乏水源灌溉的旱磽坡地及沿坑谷進墾的坡地區成為住民種植牧草畜養、栽植雜果、樵採什木與茅草等旱園墾耕活動與闢置墓地之佳地,是故,總的說來,清季的八卦地區之土地利用的型態顯然較受自然環境本身之約制。   迨至日治時代,在總督府「以農業培養工業」、「殖產興業」的治臺策略導引下,八卦地區的地表景觀次第產生與清季截然不同之變貌,而在這個轉變的過程裡,其土地利用,至少具有三項特色值得留意:其一,彼時在猶如萬花筒似地多樣性的生產內容裡,其背後所蘊蓄之意義可能是:「自然環境」、「總督府治臺策略」與「當地住民日常需求」三者間,取得協調平衡後,投射於地表上之結果;其二,由彼時各種作物之分布地帶,略可知悉「坡度」本身對作物栽植之制限;其三,由保安林的闢置過程裡,可揭顯在殖民政府為圖滿足其經濟上之需要而竭力開發臺灣產業之同時,亦非一味地操持著「竭澤而漁」的心態而行,多少略為顯露其對土地資源永續發展之理念。   民國時代以降,在國民政府出口大量農產品、農產加工品以換取外匯,並以之為發展工業之資金,故在此番政策背景之影響下,八卦地區的土地利用實質內容,次第展現了有別於日治時代之變貌。   民國60年代以後,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使臺灣由過去的傳統農業社會進入了工業化社會之列,而在此番背景之下,八卦地區土地利用亦呈顯出大幅度的變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