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33.6
  • 學位論文

台北美國學校高中部華語文教學之個案研究:互動語言教學觀點詮釋

指導教授 : 葉德明教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論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個案學校的華語文教師,如何在台灣社會、學校環境、課程架構及其個人專業豐富的學經歷背景下,面對來自世界各國的外籍青少年學生或擁有外國籍的華裔學生,施行其教學方案,規劃教學活動,展現教學方法和技巧。這種種交錯而成的因素,形成了特殊的教學環境脈落,本研究便是要發覺這一小型社會的現象,考察出語言、語文教室裡的教學和學習狀態的文化。係以台北美國學校高中部二位教師教學為例,經採質化研究方法,進入現場觀察發現:個案學校教師教學施行,符合語言教學的「互動觀點」,因以此詮釋教學和學習的課堂現象。 「互動」(interaction)、「同儕互動」、「師生互動」、「社會互動」不但是教室裡自然而重要的現象,也是新近對「語言理論」的觀點,和促成學生語言技能及溝通能力增長的重要途徑 (approach)及技巧,同時也是「個案研究」或「教室俗民誌研究」重要主題,故以此作為分析詮釋的焦點。 本論文首章先敘述研究的動機、目的、範圍,並定義名詞,次章文獻探討,從台北美國學校、第二語言教學方法、華語文教學法、互動教學觀等探究,作為質化研究的理論資料;第三章研究方法,說明以質化研究派典之俗民誌研究,分析質化研究的意義、特徵,說明本研究之蒐集資料、研究歷程、對象之選定、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研究者的身分和角色,以及研究限制等﹔第四章為研究發現與討論﹔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依質化研究歸納分析的取向,首先從總體的角度,歸納兩位教師教學規劃和行為,而有以下發現:何老師在課程安排方面,依課程目標,強調溝通互動培養各項語言能力、時間安排妥善和活動轉換靈活﹔教材方面,能靈活運用教材,巧妙改編教材﹔教學活動方面,發展許多活潑有趣,真實溝通互動的活動、及充分準備教學教具、或色彩感炫爛的學習輔助器具﹔評量方面,則做到多元和動態評量。華裔學生班的王老師,在課程安排方面,能擬定各種策略教學方案,及結構化的教學活動﹔教材方面是文學必修、選取最新而真實、及學生中心﹔在活動形式方面,則為多樣化、任務取向、發展統整能力、鼓勵合作學習型態、活潑創意等﹔在評量上則多元而標準明晰。 其次從「方法」、「過程」及角度,探討外籍學生初中級班,以及華裔學生高級班的「互動教學取向」的實施,分析教師如何教,及學生學習狀態﹔互動型態可分全班互動、小組互動及個別指導,其中各有若干互動內容,在初中級外籍學生班級裡,有以實物或精緻的媒材教學、訪談法、市場交易、任務導向和結合媒體的運用、遊戲、競賽活動、影片欣賞、戲劇表演、走進社區……等等互動教學﹔在華裔學生班裡,有文學作品閱讀語共同激盪討論、廣泛應用問答法和討論法、口頭報告、聽說讀寫能力的整合、成果發表、觀摩佳作、主席排主導的文學分組討論、學生選文主題式小組閱讀討論活動、分組主題探究……等等互動活動。最後從「語言」角度,分析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習,及教室裡社會互動。 綜合研究發現和討論,提出結論和建議:在華語文課程和教學方面,教師個人要有教學整體規劃:透過教材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語言和語文教學要和真實的社會互動﹔透過教學活動設計,增加同儕團體的互動﹔學生中心教學,包含教材選擇、任務分配、及種種充滿趣味和挑戰性的活動﹔聽說讀寫能力的整合等﹔在未來研究方面,設定量表針對教師語言、學生語言進行更精確的研究﹔研究機構可以擴及非學校機構的青少年華語文課程和教學﹔語言或語文教師個人的風格色彩。

參考文獻


石素錦 陳瑞慧(民88)。從認知心理與社會互動談兒童語言發展--從皮亞傑與維--從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理論談兒童英語學習課程與教學二卷三期。
Brown, H. Douglas( 1994)Teaching by principles :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Hall Regents
Chaudron, Craig(1993)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 Craig Chaudr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eeman Y. S.& Freeman D.E.(1990)Whole language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Heinemann
Howatt, A.P.R,1984.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 A.P.R. Howatt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被引用紀錄


李利津(2000)。華語教學理念之重塑與實踐--基於日本經驗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11579
徐麗文(2003)。華語電視新聞之教學設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40726
陳淑娟(2004)。以宗教為目的之華語文教學-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傳教士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10170998
鄧巧如(2007)。「遊戲中學習」-7~12歲兒童華語遊戲教學之活動設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70750
黃依萍(2007)。全球化流動現象下跨文化教師身分認同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7491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