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46.223
  • 學位論文

台北市施行「開放教育」之國民小學校園空間之研究– 以大安區新生、龍安國小為例

The Research of Open-Education Elementary School’s Space in Taipei City: with Hsin-Sheng and Long-An elementary school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 : 楊紹裘教授 郭肇立副教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1990年代後開放式的教學實驗即所謂「開放教育」逐漸受到重視,一股體制外校園改革運動始從概念轉型而落到體制內現實的教學場域之中。民國85年8月台北市國小正式全面實施開放教育,並籌建國內新型態開放式公立小學—健康、永安、新生國小,將成台北市為推動開放教育最重要的實驗場,而一些傳統小學也在這股風潮中必需轉型。 過去開放教育的研究大多屬於量化的行為科學之用後評估與元素化、標準化的空間觀,缺乏教育內容與學校空間兩者間關連性與斷層的討論,對開放式學校的認定與討論停留所謂的班群空間的形式與被制式化的機能。因此本研究企圖針對台北市實施開放教育的小學當中,選擇開放式、傳統式學校空間作為研究案例,瞭解新、舊校園空間在同樣實施開放教育後,教學活動進行與空間的關係,釐清開放教育(軟體)在轉譯成實質空間(硬體),兩者之間的關係與斷層,進一步將這項討論落實到真實空間的重新驗證並提出空間設計建議,不再只是停留於純文字的空間討論。 本研究在第三章,從學校空間之組織與意義的歷史脈絡中切入,藉由貫時性的歷史脈絡分析,尋找過去學校空間的文化、組織及意義的轉變,一方面建立一個與傳統校園空間對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作為檢驗開放教育空間的基礎資料。第四章針對新生與龍安國小學校整體架構開始分析比對,包含開放教育(教學軟體)的實施策略,以及開放式與傳統式空間硬體的差異點,藉由軟體與硬體的轉變,找尋空間角色與空間領域的轉變。第五章即經由教學活動在空間環境的行為觀察,來瞭解新生與龍安國小在進行教學活動與空間的關係中,所衍生多角化人際關係與新的場所意義,進一步檢證開放教育與開放空間的關係。 在結論裡,針對教學軟體、空間硬體、角色關係來剖析新生國小與龍安國小在實施開放教育後,兩者因硬體空間的差異,卻各自建立以學校為本位的開放教育特色。本研究發現,開放式的教學環境不必然導向於目前標準化的班群空間,傳統式的學校在面對新的教育內容後,不得不突破老舊校園的框架走出教室並與社區及周遭環境發生更多的互動,在新的使用內容與方式上重新詮釋了舊的校園空間。其次開放式空間學校在空間硬體與設備突破傳統學校的單一性,但表達與實現開放教育的場所往往被限定在預設的開放空間硬體中,而這個開放空間模型主要模仿自國外開放式教學空間單元,但是整體校園的組織與空間觀仍無法跳脫學校王國概念。開放教育的空間是一個開放性的答案,本研究試圖對於傳統式空間的再利用與開放式學校新形態觀提出另一種思考模式,並提出空間上的設計建議。

並列摘要


被引用紀錄


呂俊儀(2004)。校園中歷史性建築教學空間使用及課題之探討 —以台北市國民小學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400581
姚乃慈(2004)。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在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13382778
黃亦寧(2012)。臺北市特殊優良幼兒教師之生命歷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9142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