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112.111
  • 學位論文

戰後台灣政經發展中的國族認同問題之研究

指導教授 : 鄧毓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十九世紀以後中國近代史的發展,「民族主義」扮演著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孫中山先生主張以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對內爭取中國境內各族的平等,對外爭取中國國際地位的平等之構想,充分反應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學者對於「民族主義」的重視。 在台灣,自一八九五年馬關春帆樓一紙合約斬斷了中台關係之後,似乎就埋下了日後「中國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分分合合,若即若離的命運。「乙未抗日」之役台灣人的慘烈抵抗,隱約可見當時台灣人心中雖然對「祖國」的處置忿恨難平,不過對於大陸中國的依戀卻不是一時可以割捨的。職此之故,理解在日治時期逐漸形成的「台灣意識」之起源與發展過程,不但有助於研究者採取不同的角度來剖析「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分合、對立與折衝之情形,同時亦可對「台灣」與「台灣人」在近代史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國府遷台五十餘年後,台灣這一個移民社會內部潛藏已久的「族群對立」問題終於隨著經濟上的高度發展與政治上的民主化而浮出檯面,並且以「國族認同」不明以及「統獨」之爭兩大議題成為世人注目的焦點。中台雙方未來關係的發展除了受雙方領導階層之間重新分配政治資源的影響之外,也必然受到二個關鍵力量的左右,那就是中國與台灣這兩個華人社會是否會在「民族大義」的召喚下,合而為一個民族國家?隨著中、台雙方經貿往來的持續加深,台灣是否難逃被吸入「中華經濟圈」的命運而終於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筆者生於七o年代末,而七o-八o年代正好是台灣經濟逐漸脫離開發中國家而邁向已開發國家之林,突飛猛進的階段。因此關於戰後台灣人「國族認同」轉變之議題,一直是筆者深感興趣亦且十分關注的焦點。透過對戰後將近六十餘年台灣政經發展史料以及狀態的描述過程,本研究嘗試以台灣政治與經濟發展的脈絡為經,輔以「族群關係」的動態轉變為緯,以縱向的時間角度為主軸,進而探討在台灣政經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已久之「國族認同問題」在各階段的動態轉變,並於結論中釐清當前國族認同爭議的內涵以及因為此一爭議所引發一系列可能為整體國家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的因素,進而嘗試提出處理上述問題的可行之道。筆者期望研究結果對於台灣民主化的持續發展以及目前尚混淆不清的「國族認同」問題能提出可資參考的建議。

參考文獻


《八o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1993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1998
《人民制憲會議實錄》,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1991
《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論壇,2003
《台灣史研究》,台北,華世出版社,1981

被引用紀錄


林秀珍(2012)。愛國主義歷史教學目標在國中歷史教學的實踐— 以捍衛中華民國的政治經濟主權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8041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