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252.8
  • 學位論文

從「共識動員」論美麗島軍法大審的效應---台灣民主轉型的關鍵

指導教授 : 陳延輝博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論文摘要 本論文的「問題意識」之所在是:「要解釋台灣的民主化,主要的焦點之一應該是:反對勢力在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第一次受到鎮壓之後, 為何沒有歸於沉寂或消失?正是此種反對勢力在鎮壓之後的持續存在、甚至更為壯大,讓國民黨認識到鎮壓的無效,而排除了對反對勢力再度加以鎮壓的選擇。當再度鎮壓的選擇被排除,國民黨唯一能做的就是加以承認和接受。而為了和反對勢力競爭政權,主動地從事民主改革以取得民眾的支持,似乎是最理性、最具政治智慧的選擇。」 就這樣的問題意識,研究者首先回顧了戰後台灣政治發展史之後發現「美麗島事件」及隨後的「軍法大審」所在的時點,是台灣「民主轉型」非常重要的關鍵時刻。接下來研究者繼續檢閱有關「民主轉型」的學說論著,發現大部分學者是以「結構論」與「過程論」兩種不同的研究途徑來解釋民主轉型的出現。 然而由於用「結構論」來研究政治民主化議題時往往忽略了政治事件本身其實具有獨特的發生原因。至於「過程論」的研究途徑只帶領我們看到了表面的事實,而不能讓我們了解這些事實是因為什麼原因所導致的。 因此,研究者提出從研究社會運動的新途徑:「社會心理學 」所發展出來的「共識動員」論來解釋為何黨外人士在美麗島事件經過後能持續下去而開展了台灣的民主轉型。 研究者就是利用「共識動員論」的「框架理論」來分析「美麗島事件」以及其後的「軍法大審」期間,黨外人士及國民黨當局透過公開的大眾媒體對社會大眾作共識動員的策略及過程。 接下來,研究者回顧了美麗島軍法大審之後可以清楚的發現黨外運動沒有因為國民黨的鎮壓而消失,反而更形壯大。其中黨外人士在軍法大審的共識動員成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關鍵詞:美麗島軍法大審、共識動員、民主轉型、過程論、結構論

參考文獻


2000 〈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台灣民主化〉,
1997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黃裕美 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
《台灣政治學刊》,第四期,頁57-103。
2001 〈台灣產業政策成效之初步評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2: 67- 118。
Schmitter, G. O’Donnell, Philppe and Laurence Whitedhead, eds

被引用紀錄


林泓帆(2009)。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團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1419
陳郁馨(2007)。臺灣主要報紙對美麗島事件報導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1866
賴叡泰(2006)。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研究-以美麗島事件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01038
劉建佑(2005)。戰後台灣言論叛亂除罪化的確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5.10459
林振平(2004)。七十年代「臺灣意識」論述探求──以《大學雜誌》、《臺灣政論》、《美麗島》三本雜誌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0922537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