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79.186
  • 學位論文

日治時代頭前溪上游地區的環境變遷

指導教授 : 陳國川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要 本研究視「維生方式」為探討對象,以「政策施行」作為研究觀點,透過日本殖民政府治臺前後,頭前溪上游地區不同維生方式所構成之人文生態系統轉變的探討,來說明該地區所歷經之環境變遷的特點,並指出日治時代總督府的施政是影響本區環境變遷型態的決定性因素。 面對臺灣的山林,殖民政府似乎擁有一套治理的方針,並隨者時間的推進而逐漸明晰。日人領臺之初,頭前溪上游地區除有少數漢人入山伐樟製腦外,其餘地區多為泰雅、賽夏兩族原住民從事游耕、狩獵活動的「蕃地」。在臺日本殖民政府的代表-臺灣總督府統治林野後,訂定了一套林野經營的架構,將臺灣的山林區分為要存置林野、準要存置林野和不要存置林野三類,並分別就其屬性施政。此種林野架構下,總督府施政要考慮的是:如何將山地中活動的人群或定著或限制在一定範圍中,以保持欲作為營林之用林野的完整性。 在此施政理念及其具體林野經營的架構下,本研究區所呈現的環境變貌是:為了貫徹臺灣總督府「定著」原住民在土地之上的理念,各州廳設置「蕃人所要地」,因此,該地主要呈現大部分定耕旱園、小面積水田,並點綴著養蠶室、豬牛廄舍的景觀。「豫約賣渡地」部分則開放給日資會社與有力人士從事開墾、造林的經濟活動,形成混農林業的土地利用方式。另外,清末以來相當盛行的樟腦產業,則在島內勞力不足,世界樟腦市場壟斷地位消失的雙重影響下,發展出「經濟型的製腦活動」方式。 簡言之,一個位於中、低海拔針闊葉混合林地帶的自然生態系統-頭前溪上游地區,在原住民和漢人的耕耘或利用下,逐漸形成「游耕地」和「製腦地」兩個人文生態系統。經過五十年左右日人領臺的殖民統治洗禮,殖民政府更分別改造或新創出「蕃人所要地」、「經濟型製腦地」和「豫約賣渡地」三個人文生態系統。 透過日治時代頭前溪上游地區人文生態系統轉變過程的探究,本研究指出,日治時代臺灣最高行政首長-臺灣總督府對山林所實施的政策,即在不同的林野區分下所限定的土地使用方式,是雕塑臺灣山林成為迥異環境面貌的決定性因素。

參考文獻


1983 《山坡地土壤調查,新竹縣》,南投:臺灣省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2002 〈臺灣地區主要用材比重與碳含量測定〉,《臺灣林業科學》17(3),頁291-299。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1960 《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十六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 《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被引用紀錄


楊秋賢(2011)。水利開發與地區發展互動之研究:以頭前溪北岸九芎林為例(1775-1945)〔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2/NCTU.2011.01129
林冠慧(2011)。流域集水區人類與環境系統脆弱性分析架構之建立: 台灣新竹縣尖石鄉大漢溪上游石門水庫集水區泰雅族部落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2756
黃兆毅(2011)。八仙山林場與大雪山林場的林業經營與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494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