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9.69.151
  • 學位論文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藝術中「框」意義之研究

指導教授 : 王哲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法蘭西斯˙培根是二十世紀中葉後成名的英國具象畫家,一生以人物為其創作主題。本研究首先要探討培根藝術風格的形塑,培根雖然是一位自學而成的藝術家,但是他的藝術語言仍受到其他藝術家的影響,其中包括委拉斯貴茲(Diego Velázquez)的教宗圖、畢卡索(Pablo Picasso)變形時期的人物造型,還有十九世紀末攝影家梅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的連續動態攝影。因此,本論文在藝術家的藝術語言探究這一部分,將分析培根如何從不同的藝術家和藝術表現風格中,汲取他們獨特的藝術語言並融合到自己的創作。此外,培根的某些作品,被視為具有超現實主義色彩。將不甚相關的圖像並置,造成繪畫中詭異的效果,還有無意識的自由聯想,都是超現實主義的手法。這其中也隱含藝術家主張繪畫是非圖解式、非敘述性的理念,欲以猛烈、驚悚的影像帶給觀者最直接感受。再者,在培根的畫中「框」是一個獨特的語言,在畫中常可以明顯觀察到,人物周圍常有利用線條,所構成類似箱子的造形。它像是一種「框」將人物包圍、區隔人物與其畫中場景。論文研究將先觀察培根畫中框的不同形式,並嘗試將它們歸類為受刑臺、線形框和環形場域。從探討培根繪畫中「框」的形式,找出其有可能所隱含的心理特質與涵義。框的意涵,所象徵的除了是藝術家感受來社會、環境、宗教,對人的各種限制與枷鎖外,也是藝術家個人對對象,帶有性意識和宰制的意味。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Deleuze, Gilles. Francis Bacon:The Logic of Sensation, Minnesota: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3.
Peppiatt, Michael. Francis Bacon:Anatomy of an Enigma, New York: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97.
Russell, John. Francis Bacon, New York:Thames and Hudson, 1993.
Barnard, Malcolm.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被引用紀錄


謝亦晴(2010)。六位新生代女性藝術家創作意識與表現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15560
蔡詩芸(2011)。樊籬-探索當代女性心理意涵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2055
詹仕清(2016)。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 – 1992)釘刑三聯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18022016023449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