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0.157
  • 學位論文

大高雄地區之城街發展(1684-1895)

指導教授 : 溫振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研究主旨在於分析探討1684-1895年大高雄地區之城街發展,論題所定義的大高雄地區為清代鳳山縣較早開發的區域—下淡水溪(高屏溪)西側部分,意欲透過此一建構於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視角下,開啟一般咸以行政劃分區域裡的新「區域觀點」,使開發進程較早的大高雄地區各鄉鎮街市的基礎研究得以連結成一較完整的歷史網絡,並試圖為目前街市研究史多以日治時期為研究重心的發展向上延伸。 文中以大高雄地區之城街發展為核心,並將其放置在清代鳳山縣的開發脈絡下,以官治力量的進駐—雙城的建立以及外力進入—開港作為分期的標準,從舊城時期(1684-1788)、新城時期(1788-1860)及開港時期(1860-1895)三個階段分析探討清代統治的兩百餘年間,大高雄地區的區域發展型態與城街建立的過程。文中第一章先說明研究區域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背景;而第二到四章則按前述舊城、新城與開港時期的三個架構,分別探討分期內的城街發展概況;並藉此呈現清代鳳山縣城雙城遷移與街市互動的歷史意涵。

關鍵字

台灣區域史 清代 鳳山縣 高雄 拓墾 街市 縣城

參考文獻


25.鄭水萍,〈清朝台灣生理人的「生理觀」與生理制度市街形成初探—
以清朝鳳山城傳統產業生理人的「生理觀」與生理制度市街形成為
6.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年。
23.黃嘉謨,《美國與臺灣》,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被引用紀錄


盧韋帆(2012)。高雄市商業區發展與空間變遷之研究(1945-1999)〔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4577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