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27.232
  • 學位論文

近代中國避暑地的形成與發展

指導教授 : 張瑞德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所討論之「避暑地」,對象包括江西廬山、浙江莫干山、河北北戴河、河南雞公山四處,在清末民初的社會概念中,著名的避暑地並非只有此四處,其他如青島、威海衛、普陀山等也相當著名。惟此四處避暑地形成的背景相似:皆因西人的開發而成名,在發展成為避暑勝地後,西人在山上的發展,及我政府所採取的對策,皆有相似之處,故併在一起研究。 第二章先簡單敘述傳統中國社會的避暑活動發展的情形,以及避暑地在 清末以前的開發狀態。其次論及西人如何佔領這些地區,進一步取得租地、建地權,在取得租地權的過程中與中國政府產生了哪些衝突。 第三章討論避暑地在西人的開發下,如何形成一個異於中國社會,也異於租界的社區,並偏重於避暑地與外人關係的討論,當地的西人與華人如何各自形成不同的社區,各取所需,形成一華洋共處的社會。西人又如何成立自治團體管理避暑地。 第四章則試圖描繪出避暑地的旅遊業發展情形,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 第五章強調避暑地與民國時期政治的互動關係,包括國民政府收回避暑地的過程及其後在當地的建設,特別是廬山與北戴河在其後歷史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最後討論避暑活動對於華人的生活及心態上產生哪些影響。

關鍵字

避暑 廬山 旅遊

參考文獻


吳圳義著,《清末上海租界社會》,台北市 :文史哲出版社,民67。
《中央日報》,1924,1928-1937,1946。
張寧,<在華英人間的文化衝突:上海「運動家」對抗「鳥類屠害者」,1890-1920>《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4期,2000.12。
《外交部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外務部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被引用紀錄


劉華仁(2008)。科際知識整合重要性研究初探: 以嘉義北回歸線太陽館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8.0039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