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84.214
  • 學位論文

從語法到教學論詞彙來去的趨向和情態

The Modality of lai and qu 'come/go' in Mandarin Chinese

指導教授 : 鄧守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詞彙「來」、「去」的基本語義和功能是一組成對互補的趨向動詞,「來」是以”終點”為導向,表示位移者的方向是朝著說話人所在地,其終點就是說話人所在。「去」是以”起點’為基準點,表示位移者背離說話者或本人位移前的所在,而不管終點位於何處,都是屬於遠方的一點。若以參照點為圓心,「來」是朝著圓心做向心運動,「去」是以圓心為準做離心運動。不管是離心或向心,「來」、「去」都是具有目的地性移動動詞。 經由認知譬喻的過程,「來」、「去」動作中的位移者成了題旨的概念,終點就是目的、目標的概念,路徑便是移動的過程,而題旨經由「來」、「去」移向目的、目標。而譬喻的轉換使得「來」由遠及近、「去」由近致遠的過程成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等等概念的衍生,並產生從空間到時間的譬喻。 經過語法化,「來」、「去」的語法功能轉成標誌表示目的動詞的標記,而其趨向語義也轉化成對事件立場的選擇:實然和非實然情態,實然代表一種主張(assertion),非實然是一種非主張。在篇章中「來」、「去」有作為轉折的作用,起到銜接和連貫的功能。在教學上應該以詞彙、句型和篇章三大方向來教學。

關鍵字

情態 趨向 實然 非實然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modality deixis come go realis irrealis

參考文獻


湯廷池,2000,漢語的情態副詞:語意內涵與句法功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七十一本。
張佩茹,2004,《英漢視覺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曾心怡,2003,《當代台灣國語的句法結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郭維茹,2000,《句末助詞「來」、「去」:禪宗語錄之情態體系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Tai, James H. Y. 1985. Temporal Sequence and Chinese Word Order. Iconicity in Syntax: 49-72.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被引用紀錄


歐德芬(2012)。現代漢語多義詞「看」之認知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9109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