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139.141
  • 學位論文

傳承與新變:以宋代道教南宗心性論的研究為主

none

指導教授 : 謝聰輝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道教心性論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過往的道教思想研究,注意到了魏晉到唐代重玄學之間思想從本體論到心性論的轉向,以及鍾呂內丹道所重視的性命雙修,但是還未仔細勾勒出宋朝以後心性論的具體的變化,而通過分析宋代道教心性論的沿革,考察道教心性論在南宗的變化過程,能夠擴大道教思想史的研究面向。    本文考察心性論之所以形成的歷史背景。先秦時期吸收了老子的宇宙論以及《莊子》心齋、坐忘的工夫論,以及求生養仙之說的發展,當中對於形神相養的注重、以及相信人能透過養生的各種方術來轉化生命的信念,漸漸發展成為道教「有命在我不在天」的價值觀。心性論的形上建構是透過「天人相應」思維模式而發展,六朝修仙理論當中「守一」與「存思」的方法,在唐代之後改造成內丹的存想,對於日後心性論的發展也有重要的推力。重玄學派透過與佛學的論辯而興起,改造了道論,並藉由對於道性的探討,對於心性論有具體建樹。   心性論正式興起後,鍾呂內丹道繼起,是對於煉丹的一波反省動力。鍾呂內丹不但重視修煉身中的精氣神,也相當重視心性的煉養。北宋張伯端正式提出了「性命雙修」的框架,重視心的作用,認為心具眾理而能夠統攝性命。白玉蟾繼承了張伯端的思想,進一步認為「心即道,道即心」,並且也納入對於氣質之性的觀點,強調須復歸氣質之性為天地之性,透過心主宰的精氣神,性命兼修而不偏廢,且最後要能夠忘物、忘我、忘道。宋朝時期的心性論,由白玉蟾作為集大成,內丹中的心性修煉,是修道者需要作的工夫。      心性論在宋朝道教思想的轉向,是新變在雷法上。本文除了探索「道」、「心」、「法」之間的關係,也考察雷神如何作為道法之中媒介,人必須要以正心誠意行持,才能感通上天。心性論固然有對於修養心性的論述,也融合了道教的「存思」、「守一」等早期修練功法,並且改造成為道教法術與儀式當中的最主要的操作。以「自身元炁」和「先天之炁」相合,以「自身元神」搭配「先天之神」方能夠變神,達成「我即雷神,雷神即我」的境界,才能夠調度神將,使法術與儀式應驗。

關鍵字

心性論 金丹派南宗 張伯端 白玉蟾 雷法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道教經典
[凡例]本文所使用《正統道藏》版本為三十六冊本〔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影印上海涵芬樓藏北京白雲觀所藏明刊本,1988 年)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道藏》第1冊。
《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經》,《正統道藏》第1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