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58.47
  • 學位論文

閾限的公共領域:空軍三重一村的社會空間研究

Liminality Public Sphere: Social Space Of Air Force San-Chong Village NO.1

指導教授 : 郭肇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眷村為一種獨特的聚落形式,其形成與發展的脈絡,就像陳述一段刻劃於都市歷史中的記憶。隨著台灣時空之變遷,眷村成為台灣社會與空間中特殊之社群,其特有的居住生活文化與人文網絡為居民共享的生命經驗,更為都市發展歷程上富涵城市歷史與記憶的空間。 眷村為國民政府遷台以來大規模人口遷移所組成的封閉社群,不斷的產生變化,其內部結構從中心轉化為多元,甚至發展出混雜的文化,無論在時間或空間的發展歷程上,皆具有其文化價值與代表性,然而,在實質空間的都市環境發展之下,眷村隱沒於都市的水泥叢林中,形成都市空間一個斷裂的區塊,就如同一座城市中的孤島,在人們還來不及揭開其神祕面紗的同時,這些眷村便急速的消失於挖土機下,粗暴的、生硬的,抹去這一切。 本研究藉由眷村的社會空間研究,探討文化空間做為都市面對現代化的地方性力量,過去被視為都市邊緣之眷村空間,甚致視為現代都市發展的絆腳石,而採取大規模抹除歷史烙印的痕跡行動,這些外在環境之壓力促使眷村產生堅強的地方性對抗力量,而其內在多元文化隨時間的變遷而不斷反覆的同質化與異質化,同時也產生文化力量,本研究探討台灣歷程中獨特之文化產物-眷村,透過不同參與者的互動過程,從原本居住性的空間逐漸轉化為文化空間,於特定的情況與條件之下,建構出都市空間中具有對抗性親密關係的閾限性公共領域,達到市民社會落實的可能性,並滿足都市生活中的多元面向需求。

關鍵字

眷村 權力空間 閾限性 公共領域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1990 〈芋仔與蕃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PP. 107-132
1993 《空間,歷史與社會》,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2003 〈從戰士到榮民:國家的制度建構與人口類屬的形塑(1949~1970)〉,《台灣社會研究季刊》,P187
2003 〈新竹舊城區都市實質空間改造之研究〉,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
2004 《風和日暖:外省人與國家認同轉變》,台北:允晨文化

被引用紀錄


董俊仁(2016)。跨越竹籬笆-臺灣眷村文化保存實踐與政策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11022016224405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