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207.218.95
  • 學位論文

網路中的博奕文化-以PTT運彩版為例

The culture of gamble in internet:A case study in the sportlottery board on PTT

指導教授 : 唐士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探討2008年起於台灣發行的運動彩券,如何於PTT運彩版內捲起討論風潮,觀察其賭客如何以虛擬社群進行網路中的博奕互動。而社群中的成員異質性組成特性為另一切入點,藉以思考異質性極為顯著的社群如何維繫合作。 首先是關於博奕文化,於運彩版中,名望競逐、運動賽事觀看的新框架以及迷信等現象均大量運作著。賭客追求名望為社群中的常態,且較一般社群中更加速成。彩券則成為一種媒介,形成賭客觀看賽事的嶄新框架,建構出有別於運動迷的賽事觀賞文化。迷信與禁忌則伴隨著博奕的未知性,於網路社群中,仍有其強大的影響力,進而須以版規規範之。 運彩版中的賭客,以Goffman的行動理論檢視之,亦呼應其論點。行動於運彩版中具有強烈的意義,亦驅使著賭客朝向獲利的目標前進。於網路中,互動的便利亦強化了行動的方式。 本研究的另一重點為虛擬社群的異質性。在運彩版中,由於利益與認同的紛歧,因此不乏成員間的歧異與價值觀的對立。充斥著對立的群體隨之而來的為大量的衝突,然而衝突於運彩版並未全然的僅有負面價值,對於社群意識的凝聚反倒成為了助手。「對抗合作性」的現象亦落實於運彩版中,使得看似鬆散分裂的成員們能在此歷程中,找出合作的方式,進而使得運彩版得以長期的繁榮。 運動彩券的博奕現象同時亦成為一種文本,如同球迷觀賞賽事,賭客同時亦具有迷群的實踐。在「集結性智慧」的風氣驅使下,運彩版始終能維持一定程度的討論。並且豐富運彩版中的文化性,使得縱使流動性極高的運彩版,仍能未間斷地提供大量報牌文。 因此,就本研究的觀察。網路博奕已非侷限在人機互動的投注層面,而是逐漸常態性地於網際網路中發生的社會網路現象。運動彩券結合了博奕與運動賽事,成為了一種複合式的文本。亦不再僅背負著博奕的污名,而是一項逐漸隨著體育賽事步入日常生活的大眾文化。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倪仲俊(2009)。〈國技的重量-1960年代末期少棒熱相關報紙新聞論述中的國族主義話語初探〉。《通識研究期刊》,第15期,199-216。
唐士哲(2003)。〈民族志學應用於網路研究的契機、衝突,與挑戰〉。《資訊社會學》,6,59-90。
江典嘉(2002)。〈由權力觀點解讀電子布告欄版面的運作〉,《資訊社會研究》,2:93-116。
林珊如(2010)。〈數位時代的閱讀:青少年網路閱讀的爭議與未來〉,《圖書資訊學刊》,8(2):29-53。
曹友維(2010)。《影響虛擬社群使用地理資訊系統之因素研究-以網球王社群網站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