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87.121
  • 學位論文

社會工廠裡的漫遊者--電視編劇的職涯描繪

Flâneur in the social factory-- The depiction of TV Scriptwriter's career .

指導教授 : 唐士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從編劇的真實經歷來勾勒電視產業的轉變,與編劇身在其中所遭遇的困境。主要依循「生產文化研究」曲徑,從歷史縱深的戲劇種類流變、勞動過程及主觀的勞工意識三個面向切入,觀察編劇於其中勞動自主性的影響與角色的差異,探索編劇在電視產業中的創意位階及勞工意識的展現。 在研究理論的爬梳之中,本文援引Horkheimer和Adorno(1947)的文化工業理論,來辨識電視作為文化工業的特性,發現商業價值已成為至高無上的尊崇,進一步影響了戲劇的產製環節,使編劇在戲劇編寫過程中,早已脫離孤獨創作的自由而處處受限,包括製作過程裡的導演、演員;管理階層的製作人、編審、總經理,皆會在編劇的勞動過程中便不斷與其角力與斡旋。 再者,援引馬克思的勞動過程理論為觀察焦點,探尋了編劇的不穩定雇用狀態、不固定工作時間、低薪資等勞動條件,皆彰顯編劇身為「危殆階級」的堪慮遠景,幸而彈性化作為極端化的雙重弔詭,得以讓自由身的編劇們能有將姓名轉化為資本的可能、或利用集薪制調升交易籌碼,編劇一途可謂「成也彈性化,敗也彈性化」。 而支撐編劇持續編寫的動機,唯有創作的熱情,因電視的大眾特性讓編劇將電視擺置於創作工作的最低位階,成為行走作家之路的暫時選擇,顯見藝術價值與經濟仍然呈現理念相悖的狀態,於此,也造就編劇似乎滿足於現況,未有爭取改革之勢。一旦編劇對於電視產業失去期待的想像,不願出身維護作為編劇的話語權,戲劇產業被商業持續綁架的現況顯然還會持續進行。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Bourdieu, Pierre (1996[1992])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林麗雲(2006)。〈威權主義下台灣電視資本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9:71-111。
蔡琰(2004)。〈台灣無線三台電視劇開播四十年之回顧〉,《中華傳播學刊》,6:157-191。
周典芳、白蕙禎(2010)。〈慈濟大愛劇場製作原則之探究〉。《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10:181-202。
吳育仁(2008年11月),〈勞動過程中勞動控制:以台灣新聞記者為例〉,「2008第七屆管理新思維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大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