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34.165.107
  • 學位論文

《鏡花緣》對《山海經》之承衍及其意涵

指導教授 : 謝明勳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文學的因襲性在中國小說中屬普遍現象,常存在對於相同素材的衍伸現象,或改寫,或續作,通過對於原作的增、刪、改、補,而有一系列承衍作品的產生,但小說與本事之間往往是由簡入繁的情節擴展,像《鏡花緣》對《山海經》這樣的取材方式,在中國小說史中,實屬特殊。《鏡花緣》試圖以謫凡神話、海外遊歷與才女應試三大環節架構出才學展示的舞台,其中前四十回海外遊歷的書寫,因其豐富、饒具趣味的描繪,而頗令人稱道,故歷來對於《鏡花緣》海外遊歷的討論亦眾,特別是直指《鏡花緣》深受《山海經》等神異類書籍的影響,此說遍載於小說史與文學史當中,但多以「承襲」面向切入,以「內容襲用」為主,鮮見深入討論背後原因者。 本文對此議題的關懷,並非欲推翻前人之說,從文字對照與小說內容來談,《鏡花緣》對於《山海經》知識的使用無庸置疑,但其背後成因為何?李汝珍身處小說體例發展完備的清代,可以參酌的小說題材不算少數,有同為遊歷體的《西遊記》之屬,亦有依鬼狐為要的《聊齋志異》,但李汝珍卻撇開年代較為接近的作品,選擇橫跨數千年的《山海經》作為主要素材,其用意與目的就值得討論,因此,筆者大膽假設《鏡花緣》對於《山海經》的承繼,恐怕不僅是單純的文字取材,歷來《山海經》的定位有「博物記事」與「神話載錄」二說,不同的定位也會有不同的開展,但對於文學的影響都是同時確立的,筆者以為如果能夠進一步深入處理這整條線的脈絡,或許就能夠為《山海經》與《鏡花緣》兩者關係找出一個更全面的詮釋角度。據此,筆者擬由三個層面討論《鏡花緣》對於《山海經》之承繼與其內涵: 一、首先由《鏡花緣》的創作主題與特色入手:本文以為文字獄興盛是導致李汝珍選用神異類議題作為創作素材之主因,而考據學風則是促使《鏡花緣》大舉才學特質之因,綜合二者,蔚為風氣的《山海經》校注現象,放置在清朝這個政治、文化與學術皆屬特別的時代,或許可以藉此探究《鏡花緣》之所以選用《山海經》作為創作素材之因。本論更進一步討論李汝珍可能參酌的《山海經》版本,扣除時代晚出者,筆者對吳任臣《山海經廣注》、畢沅《山海經新校正》與郝懿行《山海經箋疏》三者進行文本比對,三者皆以《山海經》及郭注即為考訂之文獻基礎,故除文字訛誤,加以修訂的狀況外,三家在原文的部份未見太大出入。如此一來,要判斷李汝珍所用版本為何,就不能單純以援用《山海經》原文及郭注的文字作為標準,而是應擴大到《鏡花緣》中以《山海經》為主、佐以他說之屬來看。因校注者考證之所需,常旁引文獻,文獻的選擇,則為各家著作要旨不同而有所差別,而校注所引之旁證可能也會為李汝珍參考,據此,而推論出吳任臣《山海經廣注》極可能為李汝珍創作時所參酌的版本。因此,本論引《山海經》處,皆本吳任臣《山海經廣注》。 二、論及《鏡花緣》對《山海經》之承襲,除歷來討論極多的文字化用外,筆者以為尚可由主題與形式兩方面切入,全面性的討論《鏡花緣》如何利用《山海經》的知識及其受《山海經》的影響層面為何。首從《山海經》的定位論起,在確立《山海經》地理式博載與博物記事的性質後,藉此探究此特質對於《鏡花緣》之影響;再由敘事內容的承衍,將《鏡花緣》援用《山海經》後的海外國度與珍奇異獸依化用手法分為「全以《山海經》為主」與「《山海經》與後世古籍傳說」二類進行討論。 三、最後則論《鏡花緣》對於《山海經》之改造,先就書寫策略的不同而論,《山海經》以紀錄為要,《鏡花緣》則是具備故事情節的小說,其最大的差別在於情節鋪演,此亦為李汝珍改造《山海經》知識的第一步,利用情節建構,將原作片斷載錄鎔鑄,形構出更引人入勝的故事,使得《山海經》所載錄的神怪知識以不同面貌呈現於世人眼中。接著則由神異、遊歷與諷世之結合,探究《鏡花緣》脫離神異、結合現實的諷刺成分,《鏡花緣》的諷刺意涵成為其與《山海經》最大的差別,李汝珍利用意義的賦予與理想的寄託,將《山海經》所載錄的奇幻內容人情化,使其更能引起讀者共鳴,無疑也是提供解讀《山海經》知識的新面向。 承前所敘,通過三方面的討論,筆者欲試圖還原李汝珍選用《山海經》之因,藉此將歷來已有定論的《山海經》與《鏡花緣》之關係作一全面性的討論,透過成因、承襲與改造的手法,探究李汝珍的別具用心,及其承衍之內涵與價值。《鏡花緣》於清代相當暢銷,至少有30餘種版本。對於李汝珍而言,《鏡花緣》並不是為讀者而寫;但就小說這個載體的影響層面來談,小說的吸引力遠比經典來的大,用字遣詞與情節即是主因,故而讀者群也廣泛許多,不單侷限在小眾之間,普遍被市井小民所接受。小說不只是案頭文學,而普及於各個階層,與《山海經》艱深難讀的文字相比,《鏡花緣》將簡單片斷的載錄,通過作者之手,形構成完整的故事情節,提高一般民眾對於《山海經》知識的吸引力,即便《山海經》於清代校注版本眾多,亦未及《鏡花緣》對於一般民眾的影響。《鏡花緣》的成書與暢銷,文人對其褒貶不一,但通過其不斷翻刻、翻印的現象來談,普羅大眾對其所載顯然還是具有相當高的興趣。以《山海經》接受史的角度來看,《鏡花緣》大量使用《山海經》知識於其中,而後又暢銷於世,無疑是另類對於《山海經》知識體系的推廣,若以此看待《鏡花緣》,其因時代而成的才學特質與對《山海經》的承襲價值,確實足以在文學史上留有一席之地。

關鍵字

鏡花緣 山海經 承衍

參考文獻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李豐楙:〈罪罰與解救:《鏡花緣》的謫仙結構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7期(1995年)。
李玉馨:〈反傳統與擁傳統:論《鏡花緣》中的女權思想〉,《中外文學》第22卷第6期(1993年),頁108-120。
林連祥:〈鏡花緣結構探索〉,《中外文學》第9卷第8期(1981年),頁28-37
湯雄飛:〈寓社會諷刺於傳奇小說──《鏡花緣》與《烏有鄉》之比較研究〉,《中外文學》第7卷第7期(1967年),頁126-16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