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15.120
  • 學位論文

健康事交給維他命?從計畫行為理論及媒介因素討論影響大學生維他命消費意願的因素

指導教授 : 盧鴻毅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保健食品的行情高漲,背後有許多因素值得分析。過去維他命消費行為研究大多以Ajzen提出的TPB為理論基礎,討論主觀規範、態度及感知的行為控制對於消費行為的影響為何?但國外學者Eveland(2001)所提出的認知中介模式(Cognitive Mediation Model; CMM)模式,強調媒介注意力(使用大眾媒介時注意程度)與媒介慎思(對於議題訊息深思熟慮程度)均可能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表現;因此,本研究結合「計劃行為理論」及「媒介因素」兩個觀點,試圖瞭解哪些因素會影響消費維他命的意願。 有關維他命的消費行為研究,過往多以銀髮族為研究對象;但隨著保養觀念盛行,年輕消費者對於食物選擇的自主權愈來愈強,加上年輕族群可能因課業等壓力,購買保健食品補充體力的情況變得普遍,特別是大學生因生活習慣改變,「爆肝」成為大學生的健康殺手,被視為可以恢復體力的維他命,成為大學生用以對抗「爆肝」的保健手法之一。於是本研究以橫斷面調查方式進行,以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調查期間自2011年03月29日至2011年05月20日進行,總共回收1,012份問卷,並以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法進行驗證假設。 結果發現,主觀規範、態度與感知的行為控制三個變項,皆顯著且正向地預測大學生消費維他命的意願;至於媒介使用因素部份,媒介注意力顯著且正向地預測大學生消費維他命的意願,但媒介慎思則是顯著且負向地預測大學生消費維他命的意願。 本研究建議,媒體使用行為也是影響消費維他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未來如果要教導大學生瞭解維他命種種,可以透過媒體作為平台,引導其對維他命的正確認知與消費行為。

參考文獻


羅旭壯、廖姵茹、謝宜芝(2009)。65 歲以上老年人不同背景重要程度對於健
池文海、黃庭鍾、張智銘(2009)。一般民眾使用膳食補給品之行為意圖研究。台南科大學報,28,133-154。
林宜璁、劉瑞瑤、黃信彰(2007)。老年人的維他命B12缺乏。基層醫學,22(2)
李慧馨(1998)。框架害怕犯罪。藝術學報,63,175-196。
李世昌、李敏蕙、江靜儒(2009)。銀髮族對保健食品品牌形象、涉入程度與再購意願之關係研究-以南投地區為例。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3(2),74-9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