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50.83
  • 學位論文

中國大陸電視劇《蝸居》的再現與接收分析

The Represntation and Reception Analysis of Chinese TV Drama 《 Dwelling Narrowness 》

指導教授 : 羅世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中國電視劇近年來在台灣受到的關注逐漸攀升,除了我們熟悉的古裝劇以及歷史劇之外,時裝劇也開始受到閱聽人的關注。2009年播出的《蝸居》內容著眼於都市的高房價現象,以及由此延伸出的相關議題,例如貪腐及二奶現象。由於此劇以寫實著稱,《蝸居》一播出便引起觀眾熱烈迴響,並引發廣泛討論。 本研究探討的問題首先是中國電視劇《蝸居》如何呈現中國大陸的當代社會現象,並觀察是否與社會現況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研究對象為《蝸居》此一電視劇文本,透過Norman Fairclough的批判論述分析取向,經由文本、論述及社會情境三方面來分析文本中隱藏的意識形態,以便能更加完整的呈現當代中國社會再現的樣貌,同時也納入閱聽人的接收分析,從再現與接收兩個面向來討論此劇。參照Ien Ang在其著作〈Watching Dallas〉中採取的徵候式閱讀(symptomatic reading)的途徑解讀閱聽人的回信,本研究分析解讀觀眾的網路評論,以及其背後的社會環境與權力話語,以觀察兩岸閱聽人對於此劇的解讀是否有所不同。

參考文獻


蔡琰(1997)。〈電視劇時裝劇類型與情節公式〉,《傳播研究集刊》,1: 1-54。
廖淑芳(2011)。〈空間語境與歷史暴力—論葉石濤復出階段的鬼魅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3: 127-166。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 85-111。
張裕亮(2007)。〈從紅色經典到愛國主義商品:大陸主旋律電視劇文本意義的變遷〉,《中國大陸研究》,4: 1-29。
林思平(2002)。〈《壹週刊》現象與消費文化限制:權力、真相、八卦〉,《中外文學》,1(4): 21-38。

被引用紀錄


何宜霖(2014)。日本、韓國及台灣偶像劇市場之競爭區位分析—閱聽人資源角度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7124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