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64.106
  • 學位論文

由修復式司法之觀點探究我國犯罪被害人保護:以台中地方法院檢察署為中心

指導教授 : 陳慈幸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晚近以來刑事法之趨向與脈動,主要以犯罪加害人為中心,然而,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刑事政策開始著眼於被害人保護,其學理與實務運作當中,最具特色之處即為修復式司法之運作。我國於2010年9月起於板橋、士林、宜蘭、苗栗、台中、台南、高雄及澎湖等8處地方法院檢察署開始試辦「修復式司法試行方案」,試圖逸脫傳統國外學理之修復式司法之宗旨,於檢察、司法、矯正等各刑事司法程序皆置入修復式模式,以輔應並提升被害人保護之宗旨。 本文擬以法學文獻探討之方式,以傳統修復式司法之學理為中心,針對我國修復式司法之學理、實務運作模式進行彙整,並聚焦於「我國修復式司法是否真正達致重視犯罪加害人與被害人二者平衡之效果」與「檢測目前所推行之修復式司法是否確實可強化犯罪加害人與被害人修復」等二大議題進行探討。

參考文獻


2、 許福生,犯罪被害人保護政策之回顧與展望,月旦法學178期,2010年,頁19。
1、 陳慈幸,犯罪被害與鑑識:犯罪被害者學的另層次的思考,新學林出版,2010年,頁60-62。
3、 陳慈幸,刑事政策:概念的重塑,元照出版社,2013年,頁53-57。
4、 陳慈幸,性倒錯少年之保護事件程序與處遇:論當前日本與澳門之實務發展,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深更觀護月刊,頁4-7。
5、 渥美東洋,「リストラティブ ジャスティスという考え方」,摘自現代刑事法第40卷,立花書房,2002年,頁5-6。

被引用紀錄


林鳳師(2017)。修復促進者主持修復會議之經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40120181612113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