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36.219.157
  • 學位論文

與公民行動分進合擊—— 中國行動主義紀錄片:以艾曉明「川震系列」為例

Fighting Together with Citizen Movement: Activist Documentary in China -- The Case of Ai Xiaoming's Works Related to the Sichuan Earthquake of 2008

指導教授 : 羅世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紀錄片可以改變中國嗎?本研究以中國2003年起逐漸浮現的行動主義紀錄片(Activist Documentary)為研究範圍,並以創作歷程最長、產量最豐的中國行動主義紀錄片代表人物艾曉明作為個案研究,了解行動主義紀錄片與公民行動之間的互動關係。 本研究首先耙梳2003至2014年間中國公民行動發展歷程,並整理中國政府在社會、新聞、網路的控制手段,探索中國行動主義紀錄片所處的政治社會環境。研究發現,網路的出現提供了中國公民行動生長的土壤,而輕便攝製工具的日益普及,也讓行動主義紀錄片逐漸在2003年浮現。 中國的行動主義紀錄片大抵有著幾個特點:(1)題材涉及敏感/禁忌議題,或是當下發生的爭議性事件;(2)記錄者同時也是行動者,拍攝紀錄片的目的是推展公民行動,引起關注、帶來改變;(3)影片被官方打壓而無法公開放映,但大多被上載到網路或以DVD發送,成為公民行動者傳播資訊和動員的工具。而中國行動主義紀錄片與公民行動的關係就像是「共生」一樣,當紀錄片在公民行動裡被孕育而茁壯,公民行動同時也受到紀錄片的影響而在形式和態度上產生變化。然而隨著中國維權系統的壯大,官方對公民行動的打壓也越趨嚴酷,目前中國行動主義紀錄片隨著公民行動暫時步入嚴冬。 艾曉明是廣州中山大學的退休教授、人權教育者、獨立紀錄片導演。本研究以艾曉明作為個案研究,梳理她的創作歷程、行動關懷,以及作為一名行動/紀錄者在中國的艱難處境。艾曉明所持的關懷始自學術背景,女性主義的訓練讓她看見社會中的不平等,並且力圖從個人的實踐中去改變這樣的不平等,在機緣與技術的支持下,2004年起她開始將紀錄片作為文字以外的表達工具,從最初只是作為女性主義教材的目標,到後來開始介入社會事件、公民行動,有意識地讓紀錄片具備動員和倡導的功能,協助推進公民行動,而這樣的行動實踐也讓她受嚴厲監控、遭禁止出境。 同時,本研究分析她「川震系列」五部紀錄片的製作背景、拍攝動機、影片流通與文本內容,發現這些影像不僅揭露被官方掩蓋的校舍質量問題以及被打壓的維權家長處境,更記錄了艾未未與譚作人的「公民調查」行動,而當譚作人被捕時,艾曉明仍持續追蹤審判過程,使得紀錄片成為了民間聲援譚作人、反思川震的重要媒介。 自2004年起,艾曉明持續超過十年的拍攝,累積近三十部紀錄片,它們都有著以「公民行動」為主題的共同點,呈現出中國公民行動者挺身維權的姿態、行動理念與遭遇到的困難,是當下推展公民行動的工具,也是中國公民行動發展的寶貴紀錄。而在中國缺乏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嚴苛環境下,艾曉明與其行動主義紀錄片的產製與流通,不僅是帶有「行動意識」的積極抵抗,也是對公民權利的聲張與實踐。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何清漣,2006,《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201
滕彪,〈維權、微博與圍觀:維權運動的線上與線下〉,獨立中文筆會。 http://blog.boxun.com/hero/201307/tengb/1_1.shtml
滕彪,2013,〈維權、微博與圍觀:維權運動的線上與線下〉,獨立中文筆會。上網日期:2015/5/10,取自:http://blog.boxun.com/hero/201307/tengb/1_1.shtml
Qian, Y. 2012. “Power in the Frame: China’s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Movement.” New Left Review 74 (8): 105-123
Qian, Y. 2014. “Working with Rubble: Montage, Tweet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 Activist Documentary.” In China’s iGeneration: Cinema and Moving Image Cultur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edited by M. D. Johnson, K. B. Wagner, T. Yu, and L. Vulpiani, 181-195. New York: Bloomsbur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