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216.163
  • 學位論文

高雄地區觀音信仰與地域社會互動之發展(1661~2014)

指導教授 : 顏尚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佛教在臺傳佈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其中,觀音是被諸多信仰普遍接受的神祇。以觀音作為信仰研究標的可擴充研究廣度,若將範圍限縮區域,則可反應一地區因特殊人文地理所生的宗教特點。而在具體空間脈絡下重建的歷史面貌可以觀察到普遍性、規律性,同樣也可以突顯其特殊性、獨特性。 本文以觀察高雄地區觀音信仰本土化、地域化之成果為目的,對宗教與地域間、寺廟與寺廟間、信仰與社會之間的發展關係作出理解。首先針對中國化觀音特徵及漢傳觀音信仰傳入臺灣概況進行了解;探討高雄地區開發與觀音道場分布關係,而後歸結本地141處觀音道場中具代表性的四處個案,為深入之研究。分別是築於雍正十一年(1733)的內門紫竹寺;草創於乾隆初年的鳳山龍山寺;建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阿蓮超峰寺,及設立於日治初期的橋頭糖廠聖觀音。 主要探討的問題有四:觀音信仰與高雄地區開發史之關連;地域特性如何影響觀音信仰發展與寺廟經營。觀音道場隨時代更迭於信仰性質上的變遷,以及觀音道場與地區寺廟間的互動關係。 結論承上述所提四個問題,首先針對高雄地區觀音道場分布狀態做一總結。大體而言與土地開發時序吻合,但有從山稜海線向市區集中的狀況。 觀察觀音道場與地理互動關係,有幾點歸納:道場經營順應地域特性發展,該地理空間範圍的狀態可為信仰發展之助力或阻力。觀音性格的想像可能來自信仰者本身,濟渡功能會因地方居民需求不同有所擇選或強化。觀音信仰認知元素具可塑性,並表現出在地化的情況。 就信仰性質觀察,地域社會特性,政治、社會環境等外在因素的刺激,和同地域寺宇間的互動關係,可能都會對觀音道場信仰性質認定及其變遷造成影響。 四個案皆以所在地理領域社會為最初信仰發展之基礎,進一步建立超地域的社會關係。然臺地始終未能形成公認至高的觀音道場,信眾對於能提供心靈歸屬感的宗教場所,常抱持著開放心態。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江燦騰,〈日治時期高雄佛教發展與東海宜誠〉,《中華佛學學報》第十六期(2003.9),頁211~231。
丁敏,〈煮雲法師的佛教經驗與佛教事業─1949年大陸來臺青年僧侶個案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二期(1999.7),頁275~302 。
藍吉富,〈臺灣佛教之歷史發展的宏觀式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二期(1999.7),頁237~248 。
釋慧嚴,〈西來庵事件前後臺灣佛教的動向—以曹洞宗為中心〉,《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1997.7),頁279~310。
阿蓮鄉志編輯委員會,《阿蓮鄉志》。高雄:阿蓮鄉公所,1985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