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4.210.126.232
  • 學位論文

古漢語名詞轉動詞研究

On the Shift of Nouns to Verbs in Classical Chinese

指導教授 : 張榮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以認知框架的概念探討名動轉變過程中詞彙意義的建構。分析古漢語名詞「軍」、「兵」、「藥」、「醫」的動詞意義主要從三方面著手,一是從句法結構探討動詞選擇的論元和名動轉變的語意類型,二是從事件框架和參與者的互動分析動詞的語意轉變現象,三是從語意認知策略推論名詞如何產生動詞意義。句法結構的分析幫助我們建立動詞所呈現的事件框架,而事件框架中的參與者則進一步幫助我們推導名詞到動詞的語意建構過程。藉由漸進的方式從句法結構到語意框架,再從語意框架到認知概念的建構逐一探討古漢語的名動轉變現象,可以幫助我們更瞭解名詞到動詞的語意建構過程。   具體而言,分析過程的第一步是歸納名詞「軍」、「兵」、「藥」、「醫」做動詞使用時所呈現的句法分布和意義類型。根據文中的歸納,名詞「軍」做動詞使用可描述「駐紮軍隊」、「駐紮」、「以軍隊攻打」和「組編」等動詞意義;名詞「兵」做動詞使用可描述「以兵器砍殺」、「拿取兵器」和「以軍隊進攻」等動詞意義;名詞「藥」做動詞使用可描述「用藥敷塗」、「使~服藥」、「服藥」、「治療」和「用藥治療」等動詞意義;而名詞「醫」做動詞使用可描述「擔任醫生」或「治療」等動詞意義。然而,我們無法單憑動詞的句法分布決定動詞意義,必須進一步討論動詞所選用的論元限制。   本文的第二個議題是將動詞所涉及的論元結構,以事件框架的概念加以呈現,根據動詞所凸顯的框架視角進一步解釋詞彙的語意轉變現象。在分析過程中,我們發現動詞意義的轉變在於框架中不同認知視角的選取,當事件框架中相關的參與者被凸顯,動詞所描述的事件關係即隨之改變。此外,以事件框架分析動詞所描述的事件關係,除了可以呈現動詞在表面結構所選擇的論元,也可以將併入到動詞中的名詞論元一併呈現出來,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動詞意義包含名詞概念的問題。例如在戰爭框架中,動詞「軍V3」除了凸顯呈現在表面結構的參與者「君/將」和「敵軍」外,也將併入到動詞中的參與者「軍隊」一併凸顯,構成「以軍隊攻打」的事件關係;動詞「兵V1」除了凸顯呈現在表面結構的參與者「部屬」和「敵軍」外,也將併入到動詞中的參與者「兵器」一併凸顯,構成「以兵器砍殺」的事件關係。又如在醫療框架中,動詞「藥V1」除了凸顯呈現在表面結構的參與者「醫生」和「疾患處」外,也將併入到動詞中的參與者「藥物」一併凸顯,構成「用藥敷塗」的事件關係。然而,以事件框架分析動詞的語意轉變現象只解決名動轉變的一部分論題,名詞本身為何能轉變成意義不同的動詞,仍有待我們進一步探討。   有鑒於此,本文的第三個議題著重在名詞到動詞的語意建構過程。我們根據事件框架中參與者的互動,在詞彙屬性結構中歸納出動詞意義組成的規則。我們發現「軍」、「兵」、「藥」、「醫」的動詞意義雖然延伸自名詞,但受到不同事件框架的影響,敘述者會根據框架中所突顯的參與者,取用名詞屬性結構中和該事件相關的語意面向,藉由「部分代表整體」的轉喻策略描述和軍隊、兵器、藥物或醫生相關的事件關係,產生動詞的用法和意義,是屬於同一屬性結構中的概念映攝。這一部分的分析解釋了名詞為何能產生不同的動詞意義,動詞所描述的事件關係會隨著事件情境與框架視角的改變有所微調,大多不是辭典中已約定俗成的詞條定義。   結合事件框架與屬性結構的分析,可以進一步推論古漢語詞彙「軍」、「兵」、「藥」、「醫」在名動轉變過程中所經歷的語意延伸過程。簡而言之,名詞動詞化的意義轉變依循著從特指到典型,從具體到抽象的主要路徑。而詞類轉變所遵循的機制,則需要憑藉轉喻和語用推論等認知策略的運用。即使古今語言的使用方式有所差異,建構在語言背後的認知框架卻極為相似。如果從人類認知事物的角度出發,藉由事件框架的概念輔助理解動詞的語意轉變現象,可以使古漢語學習者更有系統地掌握名動轉變所描述的事件關係。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白話史記編輯委員會. 1985.《白話史記》。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張榮興. 2012b.〈從心理空間理論解讀古代「多重來源單一目標投射」篇章中的隱喻〉,《華語文教學研究》,9.1:1-22。
張榮興. 2008.〈篇章中的攝取角度〉,《華語文教學研究》5.2:47-67。
Wu, Chun-Ming. 2010. Denominalization in Northern Paiwan. Monumenta Taiwanica, 1:231-65.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NTNU
Sanders, Gerald A. 1988. Zero derivation and the overt analogue criterion. Theoretical Morphology, ed. by Michael Hammond and Michael Noonan, 155-17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