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240.21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參考文獻


易之新譯(1997)。再生之旅-藉再決定治療改變一生。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梅鳳(2001)。認知行為治療團體對憂鬱症患者的衝擊與治療效果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邱德才(2000)。TA的諮商歷程與技術。台北:張老師文化。
姜忠信、洪福建譯(2000)。認知治療的實務手冊-以處理憂鬱與焦慮為例。台北:揚智。
胡嘉琪(2000)。女性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憂鬱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

被引用紀錄


沈婉鈴(2010)。青少年雙向度完美主義、憂鬱情緒類型與正向情感之關係研究:以主觀成就壓力、因應策略為中介或調節變項〔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2/NCTU.2010.00545
楊雅如(2014)。社會比較與人格對大學生憂鬱情緒之影響〔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4/CSMU.2014.00032
楊子慧(2008)。探討以電話追蹤門診憂鬱症初診病患之成效〔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1/TMU.2008.00105
黃千瑛(2006)。高職學校綜合職能科教師工作壓力、負向情緒調適預期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11225
黃翊嫙(2007)。國中生憂鬱傾向與偏差行為之探討—以苗栗縣偏遠地區某國民中學為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118-0807200916274164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