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管失敗是指有計劃的拔除氣管內管後之24至72小時內需重插管,臨床資料顯示有將近20%的病患在有計劃的拔除氣管內管後需重插管。重插管不只會增加病人感染肺炎的機會,同時也會增加病患的死亡率。本篇研究主要收集使用呼吸器患者臨床上可能影響呼吸器脫離的檢驗值、通氣相關參數及氣管內管氣囊漏氣測試值,與拔管成功及拔管失敗之病患組做相關性分析。結果發現,淺快呼吸指數是否符合小於等於80在兩組間也有明顯的統計上差異。另外,當氣囊漏氣大於等於119毫升或漏氣容積比率大於22.5%時,病人成功拔管的機會明顯增加。因此建議;插管使用呼吸器患者在有計劃性拔管前,可經由測試氣囊漏氣容積或漏氣容積比率,及呼吸次數與潮氣容積的比值(淺快呼吸指數)來預測病患是否能成功脫離呼吸器及成功拔管之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