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00.65.174
  • 期刊

【論文摘要】運用肺部復健改善脊柱後側彎病患(kyphoscoliosis)生活品質之呼吸照護經驗

【論文摘要】Application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mprove Kyphoscoliosis Life Quality by Respiratory Care

摘要


個案報告動機:脊柱後側彎嚴重呼吸功能障礙的病人常出現運動耐力下降,日常活動受限及生活質量惡化的情況,已知肺部復健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運動能力和生活品質,但在限制性胸部疾病病人中的效益尚不確定,藉此探討一位脊柱後側彎病人長期使用非侵入型呼吸器介入肺部復健後,探討肺功能(Pulmonary Function Test ,PFT)、6分鐘步行距離(6-Min Walk Distance,6MWD)及聖喬治呼吸問卷(St. George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GRQ)之差異。臨床評估:58歳男性因脊柱後側彎有肺擴張不全的問題,一年前曾因肺炎急救後影響記憶力及反應力,日常活動耐力不佳易疲累並常感精神倦怠,聖喬治呼吸問卷(SGRQ)日常活動分數為72,夜間使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已有四年。PFT為FEV_10.83L(預測值63%),FVC 0.95L(預測值60%),FEV_1/FVC 88%,為中度侷限性通氣損傷,動脈血氧分析PH:7.423, PaCO_2:46.7, PaO_2:69.5, HCO_3:29.9, O_2 Sat:94.3%,休息時未用氧氣SPO_2:92%、呼吸淺快:35次/min,心跳:112下/min。呼吸治療問題確立:1.潛在性肺擴張不全 2.活動無耐力。呼吸治療措施:1.潛在性肺擴張不全:教導橫膈式呼吸,藉由降低肋膜壓減少呼吸功、呼吸次數並改善通氣的分布,增加氧合及潮氣量2.活動無耐力:訂定運動計畫,運動強度根據karvonen公式,設定運動目標強度60-80%,運動期間給予Venturi-mask FiO_2:50%並維持SPO_2≧90%,以固定式腳踏車(Ergometer)訓練下肢肌力,肺部復原過程如表1,運動期間以Borg scale評估運動用力自覺並監測心跳、血壓、呼吸次數、SPO_2及吐氣末二氧化碳(PECO_2)的變化調整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時間40-50分鐘(包括暖身、訓練、緩和),每週執行2次共實施3個月。結果評值:病人在肺部復健過程較不積極,雖Borg scale的分數屬於2-4但血壓偏高、呼吸次數大約50-60次/min,易產生焦慮情緒,需適時給予鼓勵及安撫,因此在肺部復健過程,採漸進方式緩慢調整強度,並未每次達到設定運動目標的強度60-80%。介入後聖喬治呼吸問卷(SGRQ)如圖一,疾病症狀(Symptom)↓18,日常活動(Active)↓27,疾病影響(Impact)↓2,在疾病症狀及日常活動分數有明顯改善,疾病影響較不顯著,6MWD 如圖二,距離增加26.7m。PFT 結果為FEV1:0.94L(預測值70%)↑7%,FVC:1.05L(預測值66%)↑6%,FEV_1/FVC 89%。結論與討論:肺部復健雖無法改善病人的生理狀況,但對生活品質提升確實有幫助。侷限性肺病病人隨著年齡增加,呼吸相關的症狀加劇,除使用NIPPV外,肺部復健也可提升日常生活品質並改善疾病症狀,期許未來能有更多照護經驗,建立此類病人的肺部復健運動處方。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