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9.69.151
  • 期刊
  • OpenAccess

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3診治指引

Taiwan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Gout and Hyperuricemia

摘要


痛風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它是因尿酸排泄減少或尿酸產生增加所造成的疾病。臨床表現上,痛風是血尿酸濃度過高,引起尿酸鈉鹽結晶沉積於關節、軟骨、滑囊液、肌腱或軟組織中的一種發炎性疾病。痛風好發於中年男性及停經後的女性,主要是以男性佔90-95%居多。急性痛風突然發作時可見關節處紅、腫、熱、痛等現象,好發處為下肢的關節。高尿酸血症是導致痛風的最重要因素,血尿酸值>7.0 mg/dL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濃度越高,持續的時間越久,發生痛風的機會越大,但絕大多數(90%)高尿酸血症的人沒有任何症狀終身不發病,只有約10%的人最終會成為痛風患者。急性痛風發作時,約有三分之一患者的血中尿酸值是落在正常範圍內,因此必須加上過去的病史、臨床表現、病程及誘發因子等來做鑑別診斷,確定診斷可在急性發作時抽取關節液,在顯微鏡下發現有被白血球吞噬的針狀尿酸鈉鹽結晶。高尿酸血症及痛風的病因分類,可分為產生過多型(10%)與排泄不良型(90%)。痛風患者的自然病程及臨床表現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四個階段: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不發作間歇期、慢性痛風石關節炎。不同的階段,其治療方式亦不同,無症狀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需要藥物治療。急性痛風關節炎疼痛時,常使用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物和/或秋水仙素,必要時可使用口服或注射類固醇。不發作間歇期和慢性痛風石病變時,應使用降尿酸藥物(包括促進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產生二大類,依病情不同使用不同藥物),這些藥物通常相當安全,但少數人可能會有極罕見的嚴重副作用,因此使用時宜由小劑量開始,再逐漸增加到每個人最適合的最低劑量。痛風是無法治癒的疾病,大多數病患需要長期服藥控制血尿酸,治療的目標是使血中尿酸值控制在6.0 mg/dL以下。治療上可簡單遵守下列原則:從未有過關節炎發作的無症狀血尿酸值高於7.0 mg/dL者,即應注意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減少啤酒、烈酒、內臟、海產的攝取,使血尿酸值小於正常值7.0mg/dL以下;而已經罹患痛風之患者,一般建議曾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者,宜開始接受長期的藥物治療,這樣一來既可使痛風不會再發作,更可避免痛風併發症的產生。當由醫師與患者共同決定需要開始藥物治療時,降尿酸藥物治療的目標是要使血尿酸值長期控制在<6.0 mg/dL,對已有痛風結石患者,宜將血尿酸值控制在5.0 mg/dL以下,以加速痛風石溶解速度,只靠食物控制通常無法達到治療的目標。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梁培英(2015)。中藥方劑治療高尿酸血症之隨機分派雙盲安慰組控制臨床試驗〔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4/CSMU.2015.00171
周哲良(2012)。非洲白蔘與消渴草之成分於促進葡萄糖攝入及黃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之評估〔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1/TMU.2012.00180
麥庭瑜(2017)。台灣土肉桂葉精油與其活性成分枷羅木醇及肉桂醛對potassium oxonate和尿酸誘發高血尿酸小鼠之肝、腎保護作用探討〔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3-23082017114408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