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6.187.24
  • 期刊

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與家族主義:三角關係的概念格局

摘要


荷蘭學者G. Hofstede與韓國學者U. Kim等多人在八○年代以後發展出所謂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連續譜概念格局,用以分析各社會的基本價值取向,並解釋其變遷。中國社會被歸為集體主義的範疇。但是中國社會學者費孝通先前卻曾指出,中國社會是差序格局,而非團體格局,中國人傾向於自我主義等。兩種論述顯然有扞格之處。本研究擬嘗試尋找不同的概念格局,以精準描述傳統中國社會與晚近臺灣社會。本研究最後提出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與家族主義的三角關係的概念格局,認為傳統中國社會是家族主義社會,既不同於強調對次級團體認同的集體主義,也不同於較具普遍主義色彩的個人主義。此外,社會變遷並不一定是在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之間進行直線性變遷,而可能是在三個端點內的曲線變遷。

被引用紀錄


陳緯庭(2017)。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兩岸大學生之創業意圖〔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7.00661
張廷玉(2013)。恩典與榮耀:中華基督教內地會(海外基督使團OMF)來台六十年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300298
陳明珠(2010)。教職員人格特質、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組織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國立台南護專為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0.00126
莊敬(2016)。他們為何照顧長輩?─臺灣中壯年世代子女照顧父母的照顧社會秩序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2440
劉玉嫻(2011)。台美日國家文化下工作價值觀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1028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