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82.23
  • 期刊

德國軍事顧問團與中德軍火貿易關係的推展

The German Military Advisers Corp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no-German Armament Trade

摘要


德國軍事顧問團駐華十一年,恰逢列強對華軍火解禁,亦正值國民政府對內進行軍事統一;對外整軍備武以抗強寇。在這種不是打仗就是備戰的狀況下,國府對於軍火需求的基本立場有三:1.自給不足,對外仰賴極深。2.進口軍火雖然便利,但難以長期倚恃,故有發展本土軍火工業的必要。3.爲控制地方政府,必須壟斷所有中外軍火貿易的管道。兩次大戰期間,中德軍火貿易即以此三點爲軸心而運轉。 相對於國府強大的軍火採買意願,德國則內部意見不一。此一階段的前半期爲威瑪共和之文人政府,德國外交部在對華政策上居決定地位,其基本態度爲反對中德軍火貿易。1933年希特勒政權成立後,初期在擴充軍備的需求下,德國國防部逐漸取得對華政策的決定權,中德軍火貿易因而步入最盛期。隨著中日關係的日益緊張和納粹集團日益明顯的親日立場,中德軍火貿易乃告終止。 在中德軍火貿易關係的發展上,德國軍事顧問團貢獻極大。鮑樺爾爲國府成立駐柏林的商務辦事處,建立國府軍火統制的管道。塞克特則促成中德雙邊的易貨協定,不但使國府獲得大量軍火,並且強化兩國的外交關係,在中日戰爭爆發前夕尤具意義。然而德國顧問處於利益相左的兩國政府之間,忠誠問題日益嚴重。塞克特因偏德方,而不見諒於中國最高當局;法肯豪森則因偏中方,而屢遭德國國防部斥責。最後,德國顧問只得退出中德易貨協定的交涉。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張友銘(2010)。國民政府陸軍變革與德國顧問(1928∼1938)〔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0.0043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