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204.208
  • 期刊

《紅柿子》、班雅民與回憶

"Red Perimmons", Benjamin and Memory

摘要


本文擬藉班雅民(Walter Benjamin)的回憶理論探討王童執導的《紅柿子》有關個人回憶與文化記憶的辯證關係。本片描述將軍一家老小從大陸到台灣避難的種種生活片段,回憶成為主要的敘述架構,過去生活點滴構成本片的結構,呈現出「記憶的編織」。影片中的回憶主體藉由「追想」(Eingedenken),使潛藏在意識可及以外,或被遺忘、或遭壓抑的歷史被記起;讓被壓抑、掩蓋、埋沒的聲音顯現,使主體重新認識、解釋個人、社會或國家的歷史。回憶使過去與現在交會,一方面過去被憶起、得到拯救,另一方面現在則被賦與全新的意義,呈現出時間歷程對回憶的影響。班雅民的「辯證圖像」(dialectical image)便強調「現在點」(now-time)使得過去與現在並置,呈現完整的歷史全貌。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Walter Benjamin dialectical image

參考文獻


WalterBenjamin,Benjamin(1983).Benjamin: Philosophy, History, Aesthetics.
WalterBenjamin,Benjamin(1983).Charles Baudelaire.
WalterBenjamin,Benjamin(1968).Illuminations.
WalterBenjamin,Benjamin(1979).One-Way Street and Other Writings.
WalterBenjamin,Benjamin(1978).Reflections: Essays, Aphorisms,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被引用紀錄


馮尹君(2012)。記憶與技藝--重讀《家變》〔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45331
蔡佩容(2014)。鄉愁成「果」──試論琦君、王童以女性為主的離散敘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200010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