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00.237.112
  • 期刊

教育研究中學童和父母雙重資料之頂目無作答分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透過訪問不同當事人對同一事實或狀況的陳述,多重資料的優點為互相對照、建構完整圖像、發現資料表象下的潛在結構。大部分多重資料的分析都著重在不同受訪者的回應(response)的異同,但甚少研究觸及無作答(non-response)之分析。本文之目的即在比較國內外兩組教育調查研究資料中學童和父母的(雙重資料)無作答分析,呈現無作答的可能模式,探討無作答的可能原因,以提供類似的教育研究進行資料搜集和分析時的參考。本文以美國全國教育統計中心(NCES)資科庫中的NELS:88之調查資料,和國內國科會「族群、社區、與家庭對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的影嚮」的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本留學童對家庭社經地位變項(父母的教育、職業、收入)的無作答率介於17%至25%之間,大約是父母的5至6倍;學童對於父由對學校或功課的行為變項(督促功課、親師聯絡、因成績而懲罰)的無作答率介於5%至8%之間,稍高於父母的無作答率;學童對於父母的教育期望變項之無作答率為16%,高於父母的10%無作答率。和NELS:88資料比較,雖國內學童的無作答率稍高,但所呈現和父母的差異模式大部分類似。另外,本研究亦發現,不同特質學童(如原漢族別、男女性別、社經地位高低別、國語成績高低別)的無作答率亦有所差異。一般而言,原住民族、低社經地位、男性、低國語成績的學童的無作答率都比較高,這和NELS:88資料所呈現的模式相當一致。本文根據上述的資料分析和國內資料的實際搜集過程,討論了進行國內教育研究時雙重資料之項目無作答(item non-response)差異的可能因素,以及學童的項目無作答原因,希望提供國內進行教育調查研究和分析時的參考。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