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231.245

參考文獻


葉何賢文 (2003)。悲傷調適力成及生命意義展現之研究 -以喪子 ( 女 ) 父母為例 ( 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張藝馨(2007)。車禍遺族的悲傷反應與調適歷程之研究:以喪子母親為例 (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Corr, C. A., Nabe, C. M., & Corr, D. M. (2004). 死亡教育與輔導(張靜玉、顏素卿、徐有進、徐彬、黃慧玲、章薇卿、徐慧娟等譯)。台北:洪葉。(原著出版於 2003 年)。
Elisabeth Kubler-Ross(2010)。論死亡與臨終。( 王伍惠亞譯 )。基督教文藝。( 原著出版於 1969 年 )。
Helen Russell.(2022)。就算悲傷,也還是能夠幸福 : 我們如何談論悲傷,以及更好地與自我和解 ( 康學慧譯 )。悅知文化。

延伸閱讀


  • 黃君瑜(2002)。悲傷治療之理念演變諮商與輔導(199),2-5。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a0000014-200207-x-199-2-5-a
  • 龔萬侯(2008)。牽亡歌陣的悲傷輔導效果之探討生死學研究(8),99-136。https://doi.org/10.29844/JLDS.200807.0003
  • 高瑞和(2012)。同體大悲之愛人醫心傳-慈濟醫療人文月刊(107),6-7。https://doi.org/10.30151/MH.201211.0002
  • 莊美幸、陳明正、復采蘋、謝明軒、劉嘉仁、翁林仲、黃勝堅(2021)。生命識能與哀傷教育北市醫學雜誌18(2),149-154。https://doi.org/10.6200/TCMJ.202106_18(2).0006
  • 莊美幸、陳明正、復采蘋、謝明軒、劉嘉仁、翁林仲、黃勝堅(2020)。生命識能與哀傷教育北市醫學雜誌(),1-6。https://doi.org/10.6200/TCMJ.202012/PP.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