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29.100
  • 會議論文

轉「骨/古」出頭天-新世紀觀點下的臺灣文學哪吒

摘要


電音三太子在臺灣成為通俗文化,所涉領域日益廣泛,前行研究著墨古典文學、佛道教信仰中的哪吒學已累積相當成果。不過,在臺灣文學的擬古新編卻別具新意與國族寓意。哪吒,在《封神演義》曾經歷連莖的重生,又作為佛教護法神轉道教中壇元帥、兒童神,於明鄭階段渡海來臺,一路轉徙如何轉骨成為臺灣當前具代表性且風靡全球的電音三太子?本文擬從新世紀的觀點,盱衡戰後以降的文學創作,分別在現代性觀點、存在主義視角以及屬臺灣的「哪吒手段」下,分述許丙丁《小封神》、奚淞〈封神榜裡的哪吒〉、白先勇《孽子》、王文興《家變》、陳耀昌《福爾摩沙三族記》挪用三太子精神的內涵與藝術手法。期能證成三太子從明鄭王國階段的傳入,至今與臺灣人的國族寓言已嵌結融合,而同屬宗教信仰,此乃別於臺灣基督教派別之一:「出頭天」神學之另類(源於佛/道教)、自然演變而成之「出頭天」義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