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87.156
  • 學位論文

碳奈米螺旋線繩:合成、結構分析及光譜特性

Fabrication,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Spectroscopy of Carbon Helical Nanowires

指導教授 : 陳逸聰

摘要


本論文將討論碳奈米螺旋線繩(carbon helical nanowires)之製備方法、生長機制、結構分析、光譜特性及其力學應用。製備的主要方法是化學沉積法,令碳氫氣體與金屬催化劑交互作用,於高溫下裂解沉積產生。實驗結果顯示,利用鎳板及銅奈米顆粒當催化劑,鎳板裂解乙炔,藉由銅奈米顆粒旋轉,將產生直徑50至300 nm之碳螺旋線繩,其週期長度與線徑的比例,與理論計算之緊密堆積理想線繩(helical close packings of ideal ropes)結果相符,可歸類為扭轉繩索(twisted rope)。在本實驗中,所有螺旋線均為雙方向同時生長,螺旋線繩以銅奈米顆粒為生長原點,並成鏡像對稱,往兩邊析出,兩側螺旋形態具相反掌性。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影像顯示碳螺旋線繩為短序石墨構造(graphite-short-range-ordering)。 本實驗亦研發了Y分叉型螺旋線繩的製備方法,在生成過程中,改變碳原子於銅奈米顆粒表面擴散速度,再加上顆粒表面特有的晶面分部比例,導致部分晶面被覆誚荌惜貕吨ヾA誘使雙方向生長之螺旋線自發性地合併為單一奈米線,其構造細節將於論文中被討論。另外,我們亦利用化學沉積法,在具有圖騰的基材上合成碳螺旋線繩,這些碳螺旋線繩以頂部生長方式突出於方形小島之上,有些螺旋橫跨兩個金屬小島,提供了發展電子連接元件的應用潛能。 次外,我們利用化學分析影像能譜儀、拉曼光譜等儀器,分析碳螺旋線繩之表面特徵以及碳質結構。由碳的1s軌域結合能譜結果,可知其表面由石墨結構、微晶結構共同組成、並且擁有少販arboxyls官能基表現;拉曼光譜顯示石墨的 特徵峰(G band)以及無序特徵峰(D band),論文中將討論其雙共振拉曼散射現象,並藉由不同激發光源研究其電子能帶結構,提供微奈米材料應用上之參考依據。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2. S. Iijima, Nature. 345, 56 (1991).
6. A. Stasiak, J. H. Maddocks, Nature 406, 251 (2000).
8. S. Przybyl, P. Pierański, Eur. Phys. J. E. 4, 445 (2001).
13. C. J. Lee, T. J. Lee, J. Park, Chem. Phys. Lett. 340, 413 (2001).
16. R. S. Wagner, W. C. Ellis, Appl. Phys. Lett. 4, 89 (1964).

被引用紀錄


劉仲展(2005)。砷化鎵奈米線與碳奈米螺旋摻雜矽奈米顆粒的製備與性質鑑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5.0029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