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31.55.243
  • 學位論文

台灣山林政策之政經分析(1945-2012)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STLAND POLICY IN TAIWAN, 1945-2012

指導教授 : 蕭全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山林土地及其自然資源之保育或開發利用,隱含著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的價值分配,鑲嵌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複雜結構體系中。台灣山林政策在不同的時空背景與政經結構下,呈現不同的內涵與面貌。本研究試圖在歷史結構脈絡中,從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之觀點,探討台灣山林政策從「開發利用」、「森林保育」到「國土復育」的發展與變遷。 本研究結果發現,國家機關為維繫政權存續,在特定時空的政經結構下,對於台灣山林採取不同的價值分配與政策作為。動員戡亂及威權體制時期,國家機關為了整軍備戰、發展經濟、充裕財政,恣意開發山林,汲取資源。隨著國民所得的提升,環境意識的覺醒,威權體制的轉型,民間社會的能量釋放,迫使國家機關必須正視山林保育議題。然另方面,山林復育的政策措施,卻可能同時衝擊山區住民的生計權益,相關的特定行為者必運用其稟賦,企圖影響或改變國家機關的山林政策。 民主多元的社會,原本即存在許多價值與利益的矛盾、衝突與對立,公共政策議題形成與決策,需要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有更多的溝通、協調與包容。山林環境是台灣永續發展的命脈,國家機關如何在維護世代公義的願景下,兼顧環境正義與住民生計,將是當前推動國土復育政策的最大挑戰。

參考文獻


黃愷茹,2005,《從文獻回顧看臺灣地區木材生產制度之演進》,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1987,《台灣道路發展史》,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潘志奇,1980,《光復初期台灣通貨膨漲的分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姚鶴年,2007,《臺灣省林務局誌續編》,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劉進慶,199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

被引用紀錄


李尚軒(2014)。從山林開發與榮民安置到觀光發展-以戰後棲蘭山開發與轉型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2fTKU.2014.00991
曾寶慧(2016)。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地景:台灣高山農業的政治生態學〔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610372
楊佳軒(2016)。高山出好茶?臺灣梨山高山茶崛起的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603540
趙名揚(2014)。臺灣淡水河水系水利政策之政經分析,1945-2014〔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4.11044
張家睿(2015)。萎縮城市、尺度政治與發展治理─以嘉義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100520161509265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