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90.187.11
  • 學位論文

中共對臺政策變遷之研究(1990-2012.3)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Policy on Taiwan Between 1990 and Early 2012

指導教授 : 周繼祥

摘要


檢視中共對臺政策發展的歷史脈絡,自1949年以後中共建政以後,完成「祖國統一」從八零年代、九零年代到新世紀始終列為中共的三大任務之ㄧ,是不可放棄的神聖使命,無論從民族情感、戰略地緣、經濟利益等角度考量,中共都不可能放棄統一,只是不同時期、因應不同的內外形勢、不同的領導人風格,達成任務的策略運用有所調整。 回顧學界過去對中共對臺政策變與不變的研究,通常以不同的領導人作為政策分期,從毛澤東、鄧小平乃至江澤民、胡錦濤等言談作為,探討在其對臺政策的新意。然而隨著中共菁英政治的統治正當性,已經從個人的「克里斯馬」或功績取向,逐漸轉換成理性化、制度化的政策決策取向,甚至整個對臺工作系統逐漸專業分殊化、強調不同部門的整合分工的運作模式,以領導人為斷代的決策思維已經難以解釋對臺政策的變遷。 即便以江澤民長達十三年的總書記任內,其對臺政策亦有前後不同的趨向,從作為對臺政策核心的「一個中國」原則來看,江澤民執政初期延續鄧小平的「一個中國」原則,卻在2000年以後出現「一中新三段論」的調整;在其任內,同樣是面對臺灣當局採取抗衡升高的政策,九五、九六臺海危機、「兩國論」與「一邊一國」的因應作為也有所不同,因而事實上,即使同一個領導人任內,其在面對不同的外部情勢、手中握有的籌碼不同、對手的決策不同,其對臺政策也會發生變遷。 回顧研究文獻,中共對臺政策基本上受到國際環境、內部政治以及兩岸互動影響的動態政策調適過程。而在兩岸關係的互動結構,存在著大小不對等、經濟熱政治冷、有外力介入的特性,同時,中共對臺政策並非單方面能決定,其政策調適與兩岸關係的發展,很大程度需被動回應臺灣採取接受或抗拒、扈從或抗衡、傾統或傾獨的政策而做出調整。因而本研究採用能夠涵蓋前述結構與因素的解釋理論,即吳玉山的「大小政治實體理論」或稱之「權力不對稱理論」,做為解釋中共對臺政策的內外政治經濟結構的基礎。 兩岸存在「權力一大一小的兩個政治實體」,而且「中共(大國)對臺灣(小國)存在著主權的要求」,這兩個結構條件是歷經不同領導人時代都不會改變的,在此情況下,「外力支持」與「經濟因素」兩個外部條件同時影響著大、小國的策略選擇。而以「兩岸的外匯存底」、「中國大陸佔臺灣外貿比重」兩項數據的變化表現兩岸在國際政治經濟實力的對比,標示出1996年、2002年與2006年三個分期區間,分別是中共的外匯存底超過臺灣、中國大陸佔臺灣外貿比重超越美日、中共的外匯存底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也就是說,在1996年以前臺灣相對於中國大陸仍保有絕對的經濟優勢,以及在全球貿易的競爭力,亦即中國大陸相對於臺灣,並未擁有「經濟優勢」與「外力支持」;1996至2002年之間,臺灣對中國大陸仍保有相對的經濟優勢,但中共在國際貿易的競爭力已經超越臺灣,隨著中共經濟現代化建設、其經濟實力升高,亦即中國大陸逐漸擁有較高的國際地位,但尚未掌握絕對的「經濟優勢」;2002至2006年之間,臺灣進出口貿易高度依賴中國大陸,中共因而擁有對臺灣片面採取「經濟治略」的策略籌碼,但尚未在國際經貿掌握絕對的實力;2006年以後,中共已經站穩在國際「世界工廠」、「世界市場」的絕對優勢,與美國並列G2的強權大國,同時擁有「經濟優勢」與「外力支持」。前述1996年、2002年與2006年政經結構變遷時,中共對臺策略模式並未即時發生絕對的轉換,特別是與臺灣當局當時採取的政策有關,因而若再同時考慮臺灣重要的總統大選,特別是1996首次總統直選、2000與2008年的兩次政黨輪替,不同政黨的大陸政策變化,則策略模式變化的分期,就不是一個時間點,而是一段轉換的期間。 從前述「權力不對稱」理論延伸四種不同時期的「經濟因素」與「外力支持」的條件組合,加上小國採取「抗衡」或「扈從」的政策選擇,本研究在概念上推導出大國可採取的「壓制/合作」、「兼併/嚇阻」、「孤立/分化」與「羈糜/讓利」四種策略模式,並經由不同分期中代表性的文件質化分析,以及設定「核心政策內容」、「政治類策略」、「經貿類策略」與「社會文教類策略」共73個關鍵字,分別計數出「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講話」733筆談話資料、10,945筆關鍵字統計資料;「中臺辦、國臺辦領導講話」539筆談話資料、9,167筆關鍵字統計資料;「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163筆談話資料,7,368筆關鍵字統計資料。除了在第三、第四、第五章各自歸結出四種策略模式的核心論述與策略內容的分期套裝模式,也在第六章進行了歷時性的整體比較分析 本研究發現中共對臺工作系統確實存在著層級分工。黨和國家領導人主導的核心政策內容中,以「一個中國」、「九二共識」與「和平統一」、「和平發展」為主,在臺灣當局採取抗衡政策的時候,中共會大量地宣示「一個中國原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嚴正立場,而中臺辦、國臺辦領導會提高政治類策略的運用,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則主要出面批判臺灣當局以及譴責美國等外力在背後的支持。但是當從「兼併/嚇阻」策略模式轉而採取「孤立/分化」策略模式時,中共逐漸採取淡化「一個中國」、提升經貿策略、減少對美國的公開批評等模式,由中共三種談話的「美國因素」的關鍵字變化,間接證明「經美制臺」策略模式的存在。至「羈糜/讓利」策略模式,中共在政治上以「九二共識」為「一個中國」的初級階段、「和平發展」為「和平統一」初級階段,此為政治「羈糜」的模糊空間;另一方面在經貿策略擴大「讓利」;至於在社會文教類,強調文化交流並特別關注青年學生、中南部等特定對象,期從根源進行「化獨」的長期策略。 最後在第七章的部份,則以國內政治理論補充「權力不對稱理論」,藉以解釋小國為何會在缺乏「外力支持」與「經濟優勢」時,採取看似不符結構理性的抗衡政策,並檢討權力不對稱理論後續應用上的時空限制,提供後續研究的參考。

並列摘要


Since 1949,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been determined to resolve “the Taiwan problem” and achieve cross-strait unification.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transitions of PRC's policy toward Taiwan. It integrates the “power asymmetry theory” on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al level and the “domestic political theory” to explain the policy transitions.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in PRC's policy toward Taiwan under different political leaders. My study departs from this individual-level analytical approach by accounting for structural factors, such as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omestic political dynamic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during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I draw from the power asymmetry theory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as these two political entities have constantly held unequal power. The more powerful state, PRC, claims the sovereignty over the smaller state, R.O.C. Due to this structural reality, political support from foreign countries and relative economic power greatly affected the strategies chosen by both political entities, the larger and the smaller. In this study, I extend the power asymmetry theory to identify four different periods (1949-1996,1997-2002, 2003-2006, 2007-2012), in which PRC’s policy toward Taiwan varied. Data analyzed include PRC’s announcements, documents, political speeches, and personal interviews. I illustrate that due to the specific combination of relative economic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upport in each period, Taiwan adjusted its strategies in terms of the confrontational level. In response, the larger state, PRC, took different strategic models accordingly, including suppression/cooperation”, “annex/deterrence”, “isol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appeasement/interest concessions”.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core discourses of PRC’s policy in each period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dynamics between PRC and Taiwan, which were shap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upport and domestic politics at that time. This study not only extends the asymmetry theory but also incorporates the domestic political theory. In addition to explaining the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 more powerful state, my study elucidates the seemingly irrational choices made by the small state, when Taiwan took a confrontational attitude even if it had less international support and economic advantage.

參考文獻


楊國樞,199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書局。
謝淑麗(Shirk, Susan L.)著、溫洽溢譯,2008,《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China:Fragile Superpower),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吳玉山,2000,〈臺灣總統大選對於兩岸關係產生的影響:選票極大化模式與戰略三角途徑〉,《遠景季刊》第1卷第1期,頁1-15。
徐博東主編,2008,《臺灣政局發展與兩岸關係》,北京:臺海出版社。
陸委會,2000,《建構新世紀的兩岸關係:回顧與前瞻》。

被引用紀錄


鍾鎮宇(2013)。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時期之中國政策研究(2008-2012)〔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2fTKU.2013.00899
何公韜(2007)。二O O五臺灣「三合一」選舉後陳水扁政府大陸政策調整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2fTKU.2007.00708
徐幸玲(2006)。國、民兩黨大陸政策之比較研究(1986 ~ 2004)〔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2fTKU.2006.01082
陳俊義(2005)。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美中三邊關係演變-以2000至2004年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2fTKU.2005.00289
羅子桓(2016)。中共五代領導人對臺政策的調適:戰爭與和平(1949-2016)〔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60204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