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06.13.112
  • 學位論文

再現天水圍:新時代中國香港身分認同的想像與轉化

Representation of Tin Shui Wai New Town: The Imaginative and Transformative Identity in Hong Kong, China

指導教授 : 畢恆達
共同指導教授 : 黃宗儀(Tsung-yi Huang)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以天水圍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九七回歸後香港認同的轉變。首先,本文指出天水圍地理位置與內部多元混雜特質的特殊性,展現天水圍蘊含重要的文化意義,並具備象徵對未來香港身分認同想像的方向。研究方法採用《天水圍的日與夜》與《天水圍的夜與霧》的電影文本分析,再現持續改變的中港關係與香港身份認同。 本研究指出這兩部天水圍電影再現香港認同與中國關係不斷地轉化,九七回歸之後,香港對中國「北進殖民」式的想像並沒有突然終止,而是隨著中國女性的身體實質地「現身」(presence)於香港社會而產生衝突與變化。在真實生活中,香港北進殖民式的中國想像依舊存在。而天水圍的凶殺案件具體化的突顯衝突,也同時帶來香港身份認同的內部轉變。透過「關係性」(relational)的視角分析,本文指出:(一)香港自我書寫下的中港關係,在全球資本主義發展下表現出聚集相棲/相欺的現象;(二)現下的香港擁有並新增多元的女性情誼(sisterhood)精神;(三)香港仍舊期待與先進國家連結,追求繁榮;(四)香港目前的社會制度與真實體現混雜多樣身份的社會現象是脫節的。 然而天水圍凶殺案過後,隨著時間推進,香港也逐漸意識到中國身份進入香港社會所帶來的變化。因此可以清楚的發現,電影文本召喚早期的香港精神、鄰里互助關係、香港與中華文化相連的重要元素,同時加入中國身份的身體。身份認同逐步轉變,展現期待能從衝突對立到融合、包容接納的過渡中,逐漸揉捏、創造新時代的香港身份。也就是在新自由化時代下的香港容納更豐富的多元關係,並且重回鄰里同舟共濟、互助合作的香港精神融合光景。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Taylor, C. (1992).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C. Taylor & A. Gutmann (Eds.),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An essay with commentary (pp. 25-73).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w, C. K., Wong, Y. C., Chui, E., Lee, K. M, Pong, Y. Y., Yu, R. & Lee, V. (2009). A study on Tin Shui Wai New Town: Final report.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 Social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bbas, A. (1997).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renner, N. & Theodore, N. (2002). Cities and the geographies of “Actually existing neoliberalism“. Antipode, 34 (3), 356-386.
Bristow, R. (1989). Hong Kong's new towns: A selective revie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