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6.97.64
  • 學位論文

利用線形地震陣列探討台灣花東縱谷之二維速度模型

指導教授 : 陳光榮 林正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台灣位處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的交界帶上,受到板塊間相互擠壓作用之影響下,產生了許多複雜的構造,特別是處於板塊縫合帶之花東縱谷,其地下構造更為複雜,至今仍未非常清楚。本研究利用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於2003年8月至2004年2月間,在花蓮光復地區佈置之臨時線形地震陣列,來探討花東縱谷之構造。首先,從紀錄到的波形資料中,尋找一些清楚的折射波相(Refraction phases),對這些波相的波傳走時以波線追跡正演(forward)的方式,建立出花蓮光復一帶可能的二維地下速度模型,並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1) 從波形的觀測上發現,在海岸山脈跟花東縱谷的交界處,似乎存在一個向東傾斜的界面,使得兩邊的到時斜率有很明顯的不連續存在。此一向東傾的傾斜面,可能延伸到台灣東部外海。 (2) 相較於鄰近區域,在花東縱谷下,有一約7公里深的低速帶存在,且此現象與地表地質狀態有相當的符合。 (3) 位於花東縱谷西側區域,是相對於花東縱谷的一個高速區,其分佈情形有可能是中央山脈東翼地質區的玉里帶所在區域。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ray tracing

參考文獻


Lin, C. H., Yeh, Y.H., Yen, H.Y., Chen, K.C., and Huang, B.S. (1998)
Allen, C. R. (1962) Circum-Pacific faulting in the Philippines-Taiwan region: Jour. Geophy. Res., 67, 4796-4812.
Shen, P. (2005) Three-dimensional Vp and Vs structure models associated with the active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tectonics in the Taiwan region: Geophys. J. Int., 162, 204-220.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Hualien region of Taiwan:Evidence of active crustal exhumation. Tectonics, 17, 89-103.
McIntosh, K.D. and Nakamura, Y. (1998)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the Nanao forearc basin from TAICRUST MCS/OBS Line14: Terr. Atmos. Oceanic Sci., 9, 345-36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