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44.215.110.142
  • 學位論文

幼兒的動植物生命概念

Preschool Children’s Life Concept of Animals and Plants

指導教授 : 簡淑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學齡前中班、大班幼兒對動物、植物所具有的生命概念;幼兒以何種理由判斷「活的」物體,安排探索觀察的飼養與種植活動是否會影響幼兒生命概念的發展。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的方式,選取台北縣社經地位相似的三所幼兒園,分別作為實驗組(系統進行探索、觀察的飼養種植活動)、對照組(僅進行飼養與種植活動,但不做探索、觀察記錄)、控制組(不進行飼養種植活動),每一個組別均選取中班四位、大班四位幼兒,男女各半,總共二十四位幼兒,作為研究對象。以晤談、錄音、錄影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並進行質性晤談資料的內容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壹、幼兒對動植物生命現象的先前概念。一、在物體生命現象的判斷與依據。(一)物體的類別影響幼兒對「有生命」與「活的」物體的判斷,以及兩者是否相等。(二)幼兒最常使用「非生命現象特徵-與生物無關的理由」以及「生命現象特徵-運動」作為生命體與非生命體判斷的依據。(三)物體類別影響幼兒對「活的」物體的「生命現象特徵」的使用。(四)「有生命」與「活」的東西是否相等,取決於物體類別。二、在動植物的認知概況方面。(一)學齡前中班(91.6﹪)、大班(83.3﹪)幼兒認為老鼠是活的有完整的生命現象特徵。另有概念的存在則在「生殖」的部分,「老鼠用肚子生自己的小寶貝」(45.8%)、老鼠用屁股生小寶貝(16.6%)。(二)幼兒對典型植物的生命現象特徵缺乏「運動」特徵的描述。幼兒對典型植物的另有概念有1.植物不會生自己的小寶貝(不會生自己的種子)(非洲鳳仙83.3%、綠豆苗91.6%)。2.植物不會呼吸(非洲鳳仙58.3%、綠豆苗54.1%)3.植物會喝水(41.6%)。4.植物沒有自己喜歡的東西(33.3%)。5. 植物不是活的(非洲鳳仙29.1%、綠豆苗33.3%)。(三)學齡前中班(58.3%)、大班(41.6%)幼兒認為種子是活的,幼兒對種子僅缺乏「運動」的生命現象特徵陳述,另有概念有 1.綠豆種子不是活的(54.1%)。2.綠豆種子不會吃東西是因為它沒有嘴巴(48.5%)。3.綠豆種子是活的原因非關生物學概念(48.5%)。 貳、經驗活動前、後幼兒對動植物生命概念內涵的異同。一、在物體生命現象的判斷與依據。(一)中班幼兒對「有生命」與「活」的物體判斷與舉例沒有差異,「生命現象特徵」理由使用有差異。實驗組中班幼兒使用「生命現象特徵」的理由增加5.25倍,對照組、控制組中班則是表現退步或相似的情形。(二)大班幼兒對「有生命」物體的判斷與舉例沒有差異;「活的」物體判斷、舉例與「生命現象特徵」理由使用有差異。「活的」物體判斷,實驗組有進步、控制組次之、對照組表現持平或退步。「生命現象特徵」理由使用實驗組增加10.2倍,對照組、控制組前、後晤談結果表現相似。二、動物、植物生命現象特徵認知的改變。(一)實驗組中、大班幼兒在動物與植物生命現象特徵的描述有明顯改變,但改變並非是「全面性」的,就「動、植物外顯的行為與特徵」、「經驗活動所經驗的」才有明顯的進步;但在「動植物內在組織或作用」方面仍有另有概念的存在。(二)非典型植物的種植活動,混淆了幼兒晤談時對非典型植物(種子)的生命現象特徵描述。(三)對照組與控制組中、大班幼兒對動物與植物生命現象特徵的描述沒有明顯改變。 參、經驗活動的影響。一、「經驗活動A」對幼兒動植物的生命概念有正面影響,但並非全面性的。二、「經驗活動A」對大班幼兒的生物學知識的成長多於中班幼兒。三、「經驗活動B」對對照組幼兒的動植物生命概念沒有明顯的幫助。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的發現與所獲的心得,對未來的研究提出方法上的建議;對欲實施動植物生命概念教學活動的家長與教師,提供進行動物飼養與植物種植活動時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幫助幼兒獲得合宜的科學概念。

關鍵字

生命概念 動物 植物 動植物 幼兒

參考文獻


蘇建文 (民57)。兒童生命概念發展之研究。測驗年刊,15,522-529。
簡淑真(民87)。建構論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1卷3期, 61-80。
邱美虹 (民89)。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 科學教育學刊, 8(1), 1-34。
王淑琴、郭重吉(民83)。利用DOE晤談探究大學生電學方面的另有架構。彰師科學教育,117-139。
謝志仁、郭重吉(民82)。國中學生化學變化相關概念另有架構研究。彰師科學教育,25-51頁。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