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3.60.252

摘要


本文係拙著《海達蓋伯樂研究》延續論述的題旨之一,自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海達的性格中具有戀屍症的傾向。而其此性格者多半不會笑,即令是笑也是假笑,只是齜牙咧嘴。故今所欲探討者就是海達在劇中究意有沒有哭過,會不會笑?笑的時候其心中充滿了快樂,讓週連的人,或旁觀者都會戚受到她的善意、正面,所謂真笑;或者是在她的笑容裡顯示出不快樂,甚至是悲苦、憤怒種種相反的情況;亦或者是她懷有惡意地對待週遭的人,她的快樂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她的笑容或帶有笑意的表情,都可稱為假笑。 在《海達蓋伯樂》劇本的舞臺指示中,有關海達笑容的表演提示有二十五次。依據台詞和潛台詞來解讀,很難找出海達懷有與人為善、心情愉快、真正的笑,反之,都屬於假笑或另類的笑聲。這種笑意大致可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海達自己就不快樂,對於被笑的對象有著輕蔑、不滿、指責、憤怒種種負面情緒的反應,其冷嘲熱諷的笑容,會讓被笑的對象受到傷害、感到痛苦和不安,旁觀者可能也不會笑,計八次;第二類是海達有惡意,但她自己開心,被笑的對象受窘,旁觀者可能會笑,接近一般喜劇中笑的性質,共兩次;第三類是出於海達自身的某種潛藏的原因,甚或是滿足她的破壞欲興奮的笑了,而被笑的對象可能無法察覺或體會其笑意,呈現茫然不解,困惑的表情,亦可能不悅。旁觀者可能不會立即發出笑聲,一旦領略了箇中含意,會覺得可怕、顫懍,在全劇中占最多,共計十五次。 本文雖屬文本分析,但可能對於導表演有參考價值。

關鍵字

易蔔生 海達蓋伯樂 笑容 戀屍症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Ibsen Hedda Gabler smile laugh necrophilia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