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library access?
IP:44.200.94.150

中外文學/CHUNG WAI LITERARY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正常發行

5-year IF 0.129
0.129 2023 年
Discipline Ranking
中文 14
外文 5
Provided by Academic Citation Index

Choose issue


0 selected
  • Journals

戰爭步入隱匿化與多域性的當代全球局勢中,作為中俄美來往攻防關鍵地緣的台灣,因冷戰結構延續震盪及政治意識形態衝突升高,其長期以來獨立卻不受國際認可的閾限主權反而進入奇點。然而在軍事與經濟恫嚇日益緊繃之際,國內卻未見恐懼氛圍或移民潮再起,反而湧現具高度政治意識的數位創作風潮。包括網路迷因圖文、新媒體節目及各式影像、文字、音樂、戲劇及策展等作品,頻繁展現扣合在地內情哏趣之幽默。本文梳理幽默概念系譜,從中指出奠基於「可理解性」與「多重拼貼」而啟動之「可連結性」,並以此為逕,深入分析《眼球中央電視台》的政治諧擬美學,以及「第一屆向中國道歉大賽」的迷因創作,論證一種以幽默為感覺結構的酷兒激進性,乃指向自反、開放、複調且沒有終局的當代數位協作景觀,一則體現並轉化長期受迫創傷經驗,二則藉由傳播與共作,持續累積、組織、反芻、重省資訊並裡外集結,由此形構影子戰術,邁向修復情感動能。

  • Journals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及烏俄戰爭,使得近年來將中國與美國之間的「新冷戰」論述升級,在人文研究主導的領域中,「新冷戰情感結構」也慣性被使用為分析臺灣地緣政治與主體經驗的視角,將「反中親美」的框架視為既定的情感事實。依循酷兒理論家賽菊蔻所提出批判理論「偏執閱讀」傾向的提醒,以及心理學家湯普金斯對於情感多方向可能的觀點,筆者主張新冷戰情感結構作為一項偏執情感的分析架構,不僅容易將尚待商榷的「新冷戰」收納為既定系統的事實來分析,更難以突顯臺灣內部情感的多元空間與異質性。本文分析網路迷因如何在「反抗中國」(反中)與「反對仇恨中國」(反反中)的情感之間,生產「弱情感」的文化表現,將愛恨兩者極端的情感轉化為一種嘲諷式幽默。有別於新冷戰情感結構,本文主張利用弱情感的分析,更能理解在中美對峙之下,人們如何將高度緊張的政治事。經由迷因的高速情感傳播力以及創意的再造,提供一種低度的政治回應與共感可能。

  • Journals

本文探討戰後韓國女性國劇和台灣歌仔戲相關文化再現中的「性身分政治」與「情感聯盟」,並以此重新思考女性同性親密關係。女性國劇與歌仔戲具有相似的現代/傳統混合風格、由女性扮演男性角色、流行於兩地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過渡時期。然而正因為這幾組交織的「過渡性」,使這兩種表演文化在特定時期從主流現代化歷史中被抹去。這段歷史的重訪,一直要到1990年代以後,才陸續在台灣、韓國的文學、紀錄片、藝術領域出現,並且在當代被重新寫入LGBTQ歷史中。但我認為這樣的史觀不僅限縮其同性親密性的特定歷史,西方認識論下的跨性別主體更壟斷了其複雜的身體性。我將以「非認同化」的情感主體,以及歌仔戲和女性國劇社群的情感聯盟,重思既有的酷兒親密性想像,以此回應當代台韓社會對於女性同性親密的「強迫女同性戀」傾向。為此,我提出以情感史觀重新理解這段同性親密歷史,以強調現有的國族、LGBTQ歷史敘事的不足,及其多重認識論的問題。

  • Journals

本文以哪吒可否被視為中國「伊底帕斯神」的提問為開場,嘗試排比伊底帕斯神話與哪吒神話的差別:前者以「弒父娶母」為「亂倫禁忌」,後者則是以「忤逆不孝」為「亂倫禁忌」。接著便以女性主義怪胎理論的角度,重新閱讀明代《封神演義》,將書中的哪吒視為「親屬麻煩」,看其如何以最簡單的故事情節與人物角色,演義出中國父系親屬制度本身最複雜、最弔詭的怪胎性。哪吒不是偏離、逸出、逃竄在父系親屬制度之「外」的怪胎小兒,而是凸顯了父系親屬制度「正統性」本身的「怪胎性」,一種能在血緣/非血緣、魂魄/無魂魄、祖姓/無祖姓、弒父/侍父、弒君/侍君的各種弔詭之中,建立並延續父系親屬制度作為「象徵」體系的強大功能。

  • Journals

本文從黑人女性主義觀點分析非裔美籍科幻小說家巴特勒(1947-2006)的《野種》(1980),探討黑色幻設如何想像另類親族與歸屬,甚至發展出另類人文主義。論文先從奴隸制是如何製造出各式各樣的肉身奇觀開始談起,進而點出公領域的權力宰制、殖民治理、或產生出的所謂的(白)人本價值,是如何藉著蒙蔽私領域見不得人的(跨種族)親密(包括慾望、生殖、性、繁衍),才可建立起其所謂的普世性與合法性。啟發自黑人女性主義、有色酷兒研究及黑人後人類理論的對西方白人理性主義定義中「人」概念的批判,本文揭示《野種》如何巧妙地融合了黑人研究的批判性與科幻想像的烏托邦指涉,解殖西方傳統中對「人」的階序性編碼,並探詢小說中的種族化逃逸路線如何橫向開展出一種具有後人類意識的倫理學,且體現出一種強調碎裂、開放且不斷生成的共生共棲的奇異親族關係。

  • Journals

本篇論文旨在以比較詩學的方式,輔以法國哲學家巴修拉的遐想詩學理論,探討希臘詩人莎弗與台灣詩人陳育虹的詩歌互文關係。陳育虹《索隱》詩集以「月亮」隱喻為主題,並透過人稱代名詞「你」與莎弗「雌雄同體」短歌對談。這種對話呼應巴修拉基於榮格陰陽同體理論,所發展出「阿尼瑪」包容「阿尼姆斯」的雙性詩學。莎弗透過戲謔性的模仿詩歌與荷馬史詩拮抗,逆轉愛情女神阿芙蘿黛蒂的命運,並強調雙重化身的四級對話;陳育虹則融入東方的月宮嫦娥神話於《索隱》中,詩中探索欲望、生死和懷舊的主題,獻給二千年前遙遠的詩歌母親莎弗。本文遵循巴修拉式遐想詩學的懷舊路徑,含括莎弗的歌與陳育虹的詩,形構互文的遐想,以此搓揉中國「月宮嫦娥」與希臘神話「愛情女神」的魔幻神燈,燻開上升詩魂與下沉肉身的雌雄辯證。這不僅是詩人間的對話,也是回歸蒼穹的情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