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從韓松與陳楸帆兩位中國科幻作家的作品,探討中國現代性的問題,這兩位作家共同的特色是呈現高科技發展下中國所呈現的速度災難和現代性的恐怖。陳楸帆擅長描繪高科技介入的身體與權力之關係,以一個科技的現象對應一種身體的疾病徵狀,作為現代性另一面的隱喻。韓松則偏好呈現失速的科技對整體社會結構改變所引起的焦慮和恐懼。這兩位作家筆下的病態與不正常行為都是與現代性的權力準則共生之物,根據傅柯在《異常》一書中的說法,現代社會的權力運作透過「規訓-標準化」的機制創造出馴化的個人與身體,同時也生產了很多病態與恐怖的論述作為檢視與控制個人的手段。韓松與陳楸帆看似沉浸在病態與變異意象的創造,事實上則是透過描述高科技社會中現代權力溢出的現象,檢視權力結構,彰顯現代性的恐怖。本論文以傅柯的《異常》一書中探究權力的技術與異常概念的建構為主要理論基礎,以此閱讀韓松的《醫院》三部曲以及陳楸帆的《未來病史》與《後人類時代》。
本文以韓松的科幻小說《紅色海洋》為對象,主要從「退化」和「糾纏」兩個面向探討小說的「世界」樣貌。論文分成四部分,首先討論國族與「世界」的關係。小說主題是關於「世界大戰」,但除了指涉多個國家或地區的戰爭,此術語亦意指如何想像、書寫、建構「世界」,簡單地說就是如何進行「世界繪圖」。第二部分探討「未來」與「世界」。小說的「未來」是過去與未來、已然與未然糾纏的多重未來。其中,鄭和的故事將多重世界與多重未來的命題發揮的淋漓盡致。故事將量子力學融入科幻想象,處理歷史走向、人類未來、世界繪圖等議題,並編織出一幅幅詭譎幻化、引人入勝的故事-世界。第三部分以退化的世界作為討論核心。故事彰顯了文明史本質上如何也是野蠻史,本文將以「啟蒙辯證」觀點提出解釋。論文最後聚焦於環境與生態議題,探討小說如何描繪多物種依存的生態糾纏關係網絡系統。
本文以科幻怪物片《異形》為出發探討怪物形式生成與計算性之間的關聯。相較於傳統怪物研究將怪物形式視為隱喻的看法,本文認為怪物性與其形式的生產密切相關。怪物性與形式的探討可追溯自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認為生命形式必須服膺其目的性,也就是後代之於雙親(尤其是父)的相肖性,而後代的生殖繁衍則必須延續以父為尊的生命形式方為正統。相較於亞氏以目的因定義生命形式的看法,《異形》系列則提出了兩種怪物生命計算性:母性怪物性反轉了以父形式為尊的生命正統,而怪物增生性則更直搗黃龍,將生命形式最基進的破壞可塑性耙梳而出。論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聚焦亞里士多德對於生命形式、怪物性、與四因論的看法,探討其所隱含的父系生命繁衍正統。第二部分則以《異形》四部曲為分析對象,析論母性怪物性之顛覆性。論文最後探討則以馬拉布的「破壞可塑性」出發,將《異形》前傳中黑質所觸發的怪物生命增生視為是奠基於偶發性的怪物生命計算性呈現。
《三體》可被閱讀成是一部關於人類星際傳播之離奇慾望的小說。一方面,人類對宇宙所投注的強烈傳播慾望,讓他們甚至可以在朝向自己飛來的異星「武器」中,讀出「傳播」與「媒介」的意味,而由此使自己一次次地在自己的傳播慾望中走向毀滅。然而,在另一方面,這種固執的傳播慾望卻也構成了小說結尾的微弱救贖之光。整體來說,通過對星際傳播的虛構敘事,《三體》展示出了「傳播」與「媒介」能夠觸動人類生命內核的離奇力量。
托多羅夫的《驚奇文學引論》(1970)常被引述於科幻或奇幻研究。尤其在1970年代的北美受到相當重視,科幻學者如史勾斯(1975)在該書遭受誤解時挺身辯護,蘇文著作中(1972, 1979)則潛藏連結。然而,該書容易產生誤解,因為法文"La littérature fantastique"(驚奇文學)不能夠望文生義地等同於英文"Fantasy literature"(奇幻文學)。為了澄清何謂「驚奇文學」,本文首先說明其運作涉及一條界線,兩個時間,三項性質,四種類型;接著,我們爬梳該書理論裝置核心「足堪信實」與巴特所謂「真實的效果」的關聯性。最後,以北美收受的情況,本文一方面指出蘇文「認知與疏離」之說與托多羅夫見解的親緣性,另一方面呈現該書的誤譯情況不僅發生在英譯本(1973, 1975),也迴盪於晚近的中譯本(2015)。在釐清相關術語的同時,我們也致力於提出更洽當的中譯,希望讓托多羅夫的理論裝置得以更加順利地運作在中文這個語言環境。
作為新生次文化媒體現象,VTuber以數位技術為真實人類加上動漫外觀,進行直播活動。VTuber的收看、訂閱人數於後疫情時代成為全球娛樂市場難以忽視的創作及娛樂媒體,著名團體例如日本Hololive、Nijisanji,美國Vshojo等。然而,有關VTuber的性質持續引起爭論,有人視其為真人套皮的實況主,亦有主張將之看成動漫角色。VTuber的表演模式模糊了真實與虛構之間的界線,使得網路即時數位影像傳播的操演性問題浮上檯面。本研究以全球總訂閱量最多之Hololive為主要研究對象,透過歸類、分析VTuber的活動內容,如雜談、遊戲實況、live演出,探討其引發受眾情動,構築自身美學與文化動能的展演策略。本文視VTuber為一種創造性混合現實與二次元的數位表演。VTuber演出塑造了自身的獨特性,使其成為近似哈洛威所謂之同伴物種,伴隨觀眾面對疫情時期與其後之日常生活挑戰帶來的情感耗損。
2021年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由法國導演杜古荷諾執導的電影《鈦》彷彿是一面劇烈變化的皮膜,將生命與存有、技術與倫理等問題顯現於身體表面,並以肉身與機械的融合,探討科技、身體改造等議題。同時,《鈦》亦混雜多種風格類型,使得電影整體融匯成異質的音像混成體。本文將皮膜視作一處持續變異的科幻介面,釐清《鈦》藉由發生於身體表層的各種事件所開啟的獨特創造。從電影的觸覺感知建構裡,即可理解肉身與金屬的相互嵌合,並從中揭露位於技術系統內的身體存有。而在流變為機器的過程中,則經由爬梳電影史裡不同科幻身體的變形歷程,思考成為技術存有的身體,如何在與外部環境的交互中改變自身。透過《鈦》的科幻構成,將可釐清生命不斷重塑的狀態,創造出一具混融異質元素的混成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