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部地區幼兒園家長親子休閒活動參與與親子親密感之現況、差異情形和相關性。以滿2至6足歲之幼兒園家長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並以分層隨機抽樣發出1,0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共880份。一、幼兒園家長在親子休閒活動參與的整體表現達到偶爾的參與頻率,參與種類由高至低依序為娛樂類、運動類、社交類、休憩類,在親子親密感的整體感受趨於非常親密之感受程度,由高至低依序為心理親密感、身體親密感、語言親密感。二、幼兒園家長在親子休閒活動參與,會因居住地區、與幼兒的關係、家長年齡、教育程度、家庭型態、家庭平均每月總收入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三、幼兒園家長自覺與親子的親密感,會因居住地區、與幼兒的關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型態、家庭平均每月總收入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四、幼兒園家長之「親子休閒活動參與」和「親子親密感」呈現中度顯著正相關。本研究依據調查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並提供幼兒園家長、幼兒園和教保服務人員以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過去研究發現幼兒的奮力控制氣質與其情緒表達有所關聯,而此關聯可能會受到幼兒和主要照顧者所形成之安全依附關係的影響。本研究旨在探討三歲幼兒奮力控制氣質、安全依附與其情緒表達的關聯,並進一步了解安全依附在此關聯中所扮演的調節角色。本研究以「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T)36月齡組第一波的資料進行分析,此資料庫為具有全國代表性樣本之縱貫研究;共計以1,924位三歲幼兒(男生佔50.42%,女生佔49.58%)為研究對象,使用KIT家長問卷之幼兒奮力控制氣質、安全依附和情緒表達等變項,應用階層多元迴歸分析來檢驗調節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幼兒奮力控制氣質、安全依附與幼兒情緒表達間具有顯著正向關聯;此外,安全依附在幼兒奮力控制氣質和情緒表達的關聯具有顯著調節效果,但因係數過小且為負值,與主要效果抵銷後,使得調節效果不明顯。即不論幼兒和主要照顧者有較高或較低程度的安全依附,幼兒奮力控制氣質皆會正向預測其情緒表達。對於奮力控制氣質較高的幼兒來說,與主要照顧者的安全依附程度愈高時,幼兒有較佳的情緒表達;而對於奮力控制氣質較低的幼兒來說,與主要照顧者的安全依附程度愈高時,幼兒亦會有較佳的情緒表達。
本研究旨在探討親子(母親-幼兒)安全依附關係、幼兒情緒調節能力與幼兒退縮行為間之關聯,並進一步檢視幼兒情緒調節能力在親子安全依附關係對幼兒退縮行為影響途徑的中介效果。本研究以「臺灣幼兒發展資料庫」36月齡組三波資料進行次級分析,並保留與父母同住、且三波調查均由同一位親生母親完整填答量表之1,039名幼兒樣本。結果指出,親子安全依附關係與幼兒情緒調節能力呈顯著正相關,而與幼兒退縮行為呈顯著負相關;幼兒情緒調節能力亦與其退縮行為呈顯著負相關。而在納入家庭社經地位、幼兒性別對幼兒退縮行為的預測效果後,幼兒情緒調節能力在親子安全依附關係對幼兒退縮行為的影響途徑具有顯著的中介效果。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建議教師可教導幼兒情緒調節策略,且幼兒的主要照顧者(如:母親)亦可多回應、關心並滿足幼兒的需求,使幼兒能與母親有安全依附,若幼兒能與母親有安全依附,則幼兒的情緒調節能力也會提升,且較佳的情緒調節能力亦可減少幼兒未來的退縮傾向。同時,建議未來研究可再繼續探討不同幼兒依附型態、幼兒-父親的安全依附對幼兒情緒調節能力及退縮行為的影響,亦可再針對不同內涵的情緒調節能力與退縮行為進行探討。
本研究目的是瞭解親子遊戲參與、家庭表達和幼兒情緒調節之關聯情形,研究以大臺北地區幼兒園之3-6歲幼兒及其父母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有效問卷共372份,研究資料經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和階層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幼兒園父母參與親子遊戲頻率傾向每週一次或兩次,親子遊戲態度傾向有時;在家庭表達方面,家庭正向表達高於負向表達;幼兒的情緒調節呈現中等程度。由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發現,親子遊戲參與和幼兒情緒調節呈現顯著正相關,家庭正向表達和幼兒情緒調節亦呈現顯著正相關,家庭負向表達和幼兒情緒調節則呈現低度顯著負相關。經階層迴歸分析結果發現,所有變項共可解釋13%的幼兒情緒調節,親子遊戲參與的「享受態度」對幼兒情緒調節有顯著的正向預測力,家庭正向表達對幼兒情緒調節有顯著的正向預測力,家庭負向表達則對幼兒情緒調節有顯著的負向預測力。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學齡前幼兒父母和教育單位參考,並提供未來可進行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