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27.49

2010南台灣運動休閒產業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專刊

美和科技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系,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會議論文

由於醫藥進步、科技日新月異,使得現代人擁有更長的壽命和更好的生活水準,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面對社會的變遷,銀髮族居住環境開始改變,從台灣銀髮長者居住型態的改變,可看出銀髮族居住於銀髮住宅、安養養護機構的比率有逐年攀升的趨勢,而以銀髮族為目標市場之養生住宅興起。而台灣最早提出「養生村」的名稱者即是台塑企業董事長王永慶先生,他的基本理念:「養生」的目的,是為了達到健康的生活,養生文化村的規劃是要提供一個使老年人在身體活動、心智認知、生產力和生活滿意方面都能享受健康樂趣的生活環境。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銀髮族選擇養生村的影響因素。透過文獻分析與半結構式訪談來進行資訊蒐集與分析,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於在環境設施、醫療設備的方面最為重視,另外對於服務人員的態度及休閒安排也會列入考慮因素中,但關於入住繳費部分,對於目前各地養生村皆須繳納保證金的制度普遍表達不認同的態度。銀髮族產業具有相當發展潛力,許多機構欲尋求成功的開發營造高品質的養生社區,提供尊重銀髮族健康生活及終身學習的完整優良的人性化服務。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研究結果的分析,能提供國內有意投資開發規劃營運養生村之機構,以及政府在規劃銀髮族養生社區及健康照護政策時之參考。

  • 會議論文

目的: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大專院校學生運動承諾與運動行為之影響,及不同背景變項對運動承諾模式與運動行為之差異。方法:抽樣方式採配額抽樣與集群抽樣針對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獲得有效樣本656份,有效回收率達84.10%,經以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考驗各研究問題後,研究結果發現:一、不同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對運動行為部分達顯著差異。二、不同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對運動承諾部分達顯著差異。三、不同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對運動樂趣、投入替代、個人投資、社會約束、參與機會部分達顯著差異。並依據上述研究結果,建議未來研究應針對運動承諾模式與運動行為路徑關係進一步探討,以瞭解運動承諾可否有效地預測運動行為。

  • 會議論文

研究目的:探討屏東縣內埔鄉銀髮族身體活動量對身體組成的影響。研究方法:138位年齡在50歲以上的銀髮族群,使用國際身體活動量表(IOAQ)及身體組成分析儀(In Body220)作為實驗施測工具,所得數據使用SPSS17.0版統計軟體進行描述統計及皮爾森積差相關法分析。結果顯示:1. 從事費力及中等費力及輕度活動時間每人平均分別為117.31、237.50及266.52分鐘,遠高於身體活動量足夠的定義,一週費力活動60分鐘或是中等費力活動150分鐘的平均值,但卻有高達60.1%人次屬於活動不足。2. BMI 24.93(男性25.21、女性24.64)、腰臀圍比0.94(男性0.95、女性0.94)、脂肪量百分比31.6%(男性27.1%、女性36%)、肌肉量百分比37.0%、礦物質百分比4.53%、基礎代謝率1295.54(kcal)。腰臀圍比及脂肪量百分比遠高於國健局建議標準。3.身體活動量與身體組成相關分析:(1)脂肪量及腰臀圍比與輕度活動總時間呈現負顯著相關,費力及中等費力卻無顯著差異。(2)肌肉量及礦物質百分比與輕度活動總時間呈現正相關,費力及中等費力也無顯著差異(3)銀髮族群身體總活動時間的差異相當大,近四成的銀髮族有足夠身體活動量,整體身體組成數據也較佳。研究建議:未來宜對更多銀髮族族群,尤其是身體活動不足者施以運動處方介入,以探究運動對銀髮族身體組成影響程度,提升應用價值。

  • 會議論文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高中男子運動選手吸菸與健康體適能的關係。受測對象為南部某高中運動代表隊選手89名。以「運動選手吸菸習慣與體適能調查測量表」為研究工具,測驗與評量的項目為:身體質量指數(BMI),柔軟度(坐姿體前彎)及肌耐力(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心肺耐力(3分鐘登階);並採用我國教育部頒訂之體適能測量方法,將填寫及測量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 12.0版統計軟體進行分析,所得結果如下:一、從研究中發現,吸菸與無吸菸的運動選手之身體質量指數、柔軟度在統計結果中,皆無顯著差異。二、從研究中發現,吸菸與無吸菸的運動選手之心肺耐力、肌耐力在統計結果中,皆無顯著差異。本研究受測對象為某高級中學89名運動選手,其測試結果顯示,有吸菸習慣之選手共35名,且吸菸頻率達到一日一次,佔39%,無吸煙習慣者共54名,佔61%。某高級中學運動選手多數為住校生且在吸菸方面受管制吸煙量少,導致本研究在統計結果上並無顯著差異。

  • 會議論文
馬上閔 陳正傑 郭嘉鴻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本研究旨在透過文獻回顧的方式,探討目前大滿貫職業男子網球比賽勝負之關鍵因素。本研究利用國外全文資料庫,以關鍵字「Grand Slam」、「ATP」、「Tennis」及其交集字串(例:Grand Slam+ATP)等,於休閒運動主要資料庫 (SportDiscus)、SSCI期刊、SCI期刊及一般搜尋引擎(例: Google Scholar)蒐集國外相關文章共25篇,經歸納後得出下列結論:(一)影響選手表現外在因素包括環境因素、賽事本身、個人特徵及比賽策略;(二)影響選手表現內在因素包括生理、心理、認知及生物力學等因素,而選手表現直接影響比賽結果;(三)發球和回發球技術為影響比賽勝負之最重要因素(Elliot & Saviano,2001;Ma etal.,2010),其次為破發球率及救回破發率(Ma et al.,2010);(四)就身高而言,有些研究指出(Corral & Prieto-Rodriguez,2010)對於排名較高選手的比賽勝負沒有影響;然而,其他研究發現(Ma et al.,2010)當球員身高超過186公分時,其贏球機率低於身高180公分以下的職業選手;(五)選手雙方的排名差距可以有效預測比賽的勝負(Boulier & Stekler, 1999;Corral & Prieto-Rodriguez, 2010);(六)排名較高的選手,其贏得比賽的機率與對手的年紀呈現正相關;(七)就四大公開賽而言,參加澳洲網球公開賽比參加法國公開賽贏球機率要來的高,及(八)就不同時期而言,和1999年以前的時期比較,2000~2003年時期在大滿貫比賽中贏得比賽的機率相對而言比較低。整體而言,大多數研究以橫段式資料為分析依據,僅有一篇研究以1991~2008年大滿貫選手實戰紀錄資料進行分析,或僅以其中一項大滿貫賽事進行研究,且未能包含所有影響因素。建議未來研究可以加入其他影響因素(如上網成功率、非受迫性失誤),以及包含所有大滿貫賽事,以增強模式整體的預測力。

  • 會議論文

從運動觀光資源取得而言,國內有關「運動觀光資源」基礎研究資料並不多,尤其運動觀光資源之分類與價值評估,更少有研究加以探討;其次,有關國人對「運動觀光資源」的偏好之文獻亦不多,即使有亦屬片斷研究,整體性研究並不多見。本研究目的為建構運動觀光資源之分析架構料,以作為進一步建立台灣地區運動觀光資源基礎資料之基礎。本研究方法先從運動觀光資源分析之相關文獻出發,針對運動觀光資源類型、資源特徵、吸引力、運動與觀光經驗及適合運動觀光類型加以分析,最後,針對台灣運動觀光資源進行歸類與評價。本研究結論對台灣地區運動觀光資源現況、屬性、吸引力與民眾偏好建立資料,不但可作為國內規劃運動觀光資源共享之基礎資料,亦可進一步作為發展運動觀光資源、規劃運動觀光服務系統之基礎。

  • 會議論文
鍾開雲 許展維 包正輝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研究動機:體育運動教學形式不斷推陳出新,教學型態日新月異;為了瞭解國際間體育發展動向,學習及研討最新體育教學方法,體育教師應能掌握體育運動教學新知與技能,以提升自身之教學專業知能。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是介紹分析國外運動課程實務、理論和方法,其透過研討會形式以提供同儕經驗分享機會。研究結果:2009義大利國際體育教學研討會課程提供相當多元學習機會,在為期七天的學習項目中,主要以(一)球類課程教學法主要分為二大類,分別為傳統式教學和理解式教學、(二)體適能舞蹈類課程有活力鼓、水中有氧、Flowtonic basic、雙人體操、Bollyrobic、Coordiant Skills、物理治療、Yoga、(三)特殊性體育活動類課程包含適應體育、Minitramp basics、射擊、空間高度課程、黑光劇團等,各項課程皆有其自身特色。結語與建議:以往體育教學多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教學型態,現今體育教學則以吸引學童的注意力,進而引發其學習興趣為主要設計模式,並要求能呈現求新求變的創新教學。此外,傳統的體育項目籃、排、羽、桌球運動已被現代化運動項目取代,如時下盛行的活力鼓、Flowtonic basic等項目。體育教師為能迎接新型態運動項目的挑戰,政府公部門或學校應鼓勵體育教師參加國際間相關研習活動,藉此了解世界各國體育運動之脈動,汲取新知以提升自我教學效能。

  • 會議論文

休閒農場是屬服務業的一種,如何營造出獨特的競爭優勢,進而創造遊客滿意度,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實屬業者應高度重視的主題。本研究以東遊季溫泉度假村為研究對象,問卷發放150份,分析住宿遊客的基本資料,另外以滿意度問卷調查和開放式問卷法來分析其優缺點。所得資料以統計套裝軟體SPSS 10.0版做次數分配及描述性統計分析,希望結果能提供業者未來經營管理上之參考。所得結果如下:一、到東遊季遊客平均年齡為41~50歲,職業大多是自創事業或是家族企業,由此可以得知也因為是家族企業,所以可彈性調整時間得到更多的休閒時間遊玩。二、滿意度方面顯示建築設備及周遭環境是得分較高的;而水質清潔和環境安全須多加注意,例如可定時過濾清潔及加裝防滑墊等。另外餐飲之菜色口味及獨特性也需要再加強。三、開放式問卷結果顯示櫃臺服務人員的態度有待改進,雖然結帳的正確性和服裝儀容都很好,可是服務人員在傾聽顧客抱怨的同理心的時候態度可以在和善些,建議東遊季在錄用員工前可再加強職前訓練。

  • 會議論文

本研究目的係在探討我國海軍一級作戰水面艦及潛艦職業軍士官之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現況與兩者之間的關係。本研究首先以文獻分析法獲得相關資料,先確定研究架構及設計問卷,再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實證分析,以獲得完整資料,進而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本研究係以海軍長期處於高壓力之拉法葉及潛艦等一級作戰艦職業軍士官為研究母群,採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有效樣本施測。問卷調查所得資料經SPSS12.0版統計軟體,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複迴歸分析等統計法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發現:一、艦艇軍士官具有高度正面且積極的休閒態度,然囿於職場因素亦同時存在高度休閒阻礙;二、不同背景變項之艦艇軍士官在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上有差異存在;三、艦艇軍士官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具有負面相關存在;四、艦艇軍士官之休閒態度能有效預測其休閒阻礙。依據上述研究發現,研究者建議國軍決策管理階層應提供海軍艦艇軍士官適當而完善的休閒活動場所及多元休閒資訊選擇,並協助解決主要的休閒阻礙;另軍士官本身應加強正確休閒觀念,體認休閒的重要性;並善用休閒資源,注重養生保健。

  • 會議論文
黃于珊 謝佾穎 陳沛妤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問題背景:動態社區環境(Active Community Environments)是指可以讓社區居民輕易地將身體活動融入生活之中的一個物理環境;美國疾病衛生管制局定義動態社區環境為不同年齡層的個體都可以在此環境中進行步行與騎乘自行車等休閒運動,在未來推廣整合式的都市發展和棋盤式街道規劃時,亦能使住宅區、商業區、學區和購物商場緊密結合,以方便行人和自行車通行的動態社區環境。研究目的:本研究之主要目的主要在探討社區居民對動態社區環境的觀點與意見,並透過社區居民對動態環境的重要性進行排序,以提供社區健康營造之參考依據。研究方法:本研究以高雄市某行政區為研究範圍,以動態社區環境評估問卷為研究工具,研究期程為2010年的7月1日到8月31日,共收集200份當地居民之有效問卷。分析結果:根據統計結果,當地社區居民對於動態社區環境最重視項目(由高至低的排序)分別為(一)社區運動環境的安全性、(二)社區運動環境的空間、(三)社區運動環境的便捷性、(四)社區運動環境的美觀性、(五)社區運動環境的支持性設施。結語與建議:依據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一)在規畫動態社區環境時,最先考量的應是民眾從事運動時的安全議題。設計運態環境應考慮人車分道,以解決民眾對於運動時需與車爭道、進而降低運動參與頻率的現象、(二)社區燈光照明及環境的舒適感亦為動態社區環境規劃時應該考慮的要項,充足的燈光及舒適的環境可以提高民眾參與運動的意願、(三)規劃動態社區環境之前,宜先行進行動態社區環境評估計畫,以瞭解當地社區居民對動態環境議題的優先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