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239.155

物理治療/Formosan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臨床症狀包含:局部疼痛、傳導痛、可觸及緊繃帶、彈跳反應等,好發於肩頸和腰椎,治療目標為緩解疼痛、放鬆肌肉、並打破肌肉痙攣-缺血-疼痛的循環,治療方法有激發點注射(trigger point injection, TPI)、針灸和物理治療。而體外震波治療(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ESWT)藉高能量震波破壞受損組織並促進微血管新生,以達組織修復與再生,進而緩解疼痛,已有研究證實ESWT在治療上髁炎、肩部鈣化性肌腱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具療效。故本篇研究想藉系統性回顧方法,探討ESWT對MPS之疼痛改善效果。方法:由以下4個資料庫PubMed、物理治療實證資料庫量表(Physiotherapy Evidence Database, PEDro)、Cochrane Library、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CINAHL)with full text及Academic Search Premier搜尋至2019年1月發表之所有隨機控制的研究,關鍵字包括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體外震波治療(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疼痛量表(pain scale)。收錄文章須符合:受測者確診為MPS,有ESWT介入並以疼痛量表評估其改善情況,所有文章需PEDro評定5分以上。結果:共搜尋到8篇符合條件之研究,其中治療組均給予每週至少1次,並完成2次以上的震波治療,但其中仍有差異,如:震波強度、單次治療發數與部位(斜方肌、肩頸、腰方肌),且有2篇還外加運動訓練。而控制組用以對比之治療也迥異,包括:低能量雷射治療、低強度ESWT、偽ESWT、TPI、經皮神經電刺激、運動治療。結果顯示3篇研究疼痛改善具組內差異(p<0.05),3篇具組間差異(p<0.05),另有2篇結果既具組間也有組內差異(p<0.05)。結論:此8篇探討ESWT能否改善MPS之研究文獻,顯示經過ESWT後可有效改善MPS,此體外震波治療組相較於控制組對疼痛改善效果更佳。臨床意義:本篇研究證實ESWT對MPS疼痛之改善有助益,希望提供臨床對於MPS多一種非侵入性治療策略的選擇,對患者是一大福音。

  • 期刊

背景與目的:下背痛是一重要的健康議題。由於疼痛感覺評量(Pain Quality Assessment)可幫助瞭解複雜的慢性疼痛特質,並可區辨不同類型(傷害刺激性/神經性)之疼痛,並可藉由鑑別患者之疼痛,進而擬定特定的治療策略,以提升治療成效。然而由於疼痛感覺語詞(pain quality descriptors)之使用會受到語言及文化差異等影響,使得西方研究結果並不能適用於國人。此外,圖像化疼痛語詞將能促進疼痛評量之效能。再者,由於疼痛對生活及功能的影響程度,是疼痛評量與治療的成效指標(outcome indicators),若能瞭解影響患者功能之關鍵下背疼痛感覺因子,將有助於疼痛之評量與治療。本研究目的有二:(1)調查下背痛患者常用之疼痛感覺語詞並設計對應之疼痛圖像;(2)探索下背痛感覺表型及其對功能之影響,找出影響功能之關鍵下背疼痛感覺因子。方法:徵召194位下背痛患者接受問卷調查,內容包括下背痛電腦化圖像評量系統、臺灣版簡易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歐氏下背痛失能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所得下背痛感覺語詞資料將以二階集群分析法探索下背痛感覺表型,之後再比較不同集群個案間之感覺特質與簡易疼痛量表,以探討下背疼痛感覺對其功能之影響。結果:下背痛患者最常見的痛類型為「隱隱作痛」、「酸痛」與「扭轉痛」。其餘較常見疼痛為「卡卡的痛」、「拉扯痛」與「緊縮痛」。「拉扯痛」、「抽痛」、「撕裂痛」與「腫痛」以及「隱隱作痛」、「壓痛」與「捏痛」為較相近之疼痛群集。然而二群集之加總分數(疼痛強度)與日常功能之相關程度薄弱(Pearsonr < 0.21)。結論:我們發現下背痛患者有諸多不同的疼痛類型,其中約半數個案自覺「隱隱作痛」、「酸痛」與「扭轉痛」。分析發現二種疼痛群集,分別由「拉扯痛」、「抽痛」、「撕裂痛」與「腫痛」以及「隱隱作痛」、「壓痛」與「捏痛」組成。然而二群集之疼痛強度與日常功能之相關性低,其學術與臨床意義仍待探究。臨床意義:本研究結果能提供疼痛感覺評量及發展相關評估工具使用,以提升疼痛評估之完整性。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為常見軟組織疼痛,由一個或多個肌筋膜激發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MTrP)引發,MTrP需具備以下病症:可觸及緊繃帶(taut band)、局部強烈壓痛、局部抽蓄反應(local twitch response)、關節角度因痛受限。治療方向著重在減緩疼痛、放鬆肌肉或未來姿勢矯正以免再發。肌內效貼布(Kinesio taping, KT)是一種有彈性的膠布,根據裁剪的形狀、貼紮的部位、方向、張力可產生不同療效,如:肌肉功能正常化、增加淋巴和血管流動以降低發炎減輕疼痛,或矯正關節位置等。因KT之緩解疼痛與放鬆肌肉之效恰巧符合MTrP之治療方向,故本篇研究想利用系統性回顧方法,探討KT對於有MTrP患者之疼痛改善效果。方法:由以下4個資料庫:PubMed、物理治療實證資料庫量表(Physiotherapy Evidence Database, PEDro)、Cochrane Library, 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CINAHL)with full text及Academic Search Premier搜尋至2019年5月發表之所有隨機控制的研究,關鍵字包括肌筋膜激發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肌內效貼布(Kinesio taping or Kinesiotaping)、疼痛量表(pain scale)。收錄文章必須符合:受測者均評估確認有MTrP,且有KT治療介入並以疼痛量表評估患者改善情況,所有文章均需PEDro評定等級達5分以上。結果:共搜尋到4篇符合條件之研究,治療組中每週至少使用1次,每次至少貼紮3天,貼紮過程均有給予張力。但各研究治療方式仍存差異,如:部位、形狀、貼紮總次數。各研究控制組使用的治療也不同,包括:徒手痛點鬆弛術、偽KT、局部麻醉注射、牽拉運動、交叉貼布、無療效醫用貼布。疼痛改善在其中2篇是具組間與組內差異(p<0.05),2篇具組間差異(p<0.05)。結論:此4篇探討KT能否改善MTrP疼痛程度之研究文獻,顯示使用KT後可有效改善MTrP之疼痛指數,此外KT治療組相較於控制組對疼痛改善效果更佳。臨床意義:本篇研究證實KT對MTrP疼痛之改善有助益,希望可提供臨床對於MTrP多一種非侵入性治療策略的選擇。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是國人肺癌中最常罹患的類型,其次為鱗狀細胞癌、小細胞癌。依據組織型態屬非小型細胞癌的一種,不同於鱗狀細胞癌,肺腺癌好發於女性,根據2016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局署資料顯示,分別占男性個案比率54.80%,女性個案85.55%;2018年衛生福利部公布國內癌症十大死因,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居於首位,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39.8人,男性個案死亡率為50.5%,女性個案死亡率為29.3%。臨床上對於非小細胞癌第I~III期的治療大多是手術切除後再接受輔助性化療,根據研究統計指出,接受術後病人之肺功能及心肺適能常受到影響,進而影響病人日常生活品質。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探討術後早期物理治療介入對於肺腺癌術後運動能力及日常生活品質之身體功能改善的成效。方法:個案為53歲女性,在2018年10月中確診為肺腺癌,癌症的分期為T3N1M1a,先接受化學療法,使用Cisplatin+Alimta進行治療。並於2019年2月14日進行右上葉肺葉切除術及淋巴結切除、左上肺葉楔狀切除術及淋巴切除,個案因術後行走耐受度下降並伴隨著喘、無法爬樓梯、上街買菜等活動能力受限,於3月12日至復健科就診,並於3月中開始肺癌術後物理治療介入,個案期望能改善日常生活功能表現及降低活動伴隨著喘的情形。3月14日進行運動心肺功能測試,檢查報告顯示個案最高身體活動量3.6MET,占同年齡51.7%,最高攝氧量(peak VO_2)12.6 mL/kg/min,無氧閾為44W,自覺費力係數(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為15,最後因個案自覺喘不過氣並伴隨血氧下降(99%→94%)停止測試。物理治療師進行跑步機六分鐘行走測試評估個案運動能力,個案行走距離為360 m,Borg Scale自我評量表4分。Short Form36的身體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面向16分。物理治療訓練計畫每次45 min、一週2次,共6週,內容包含腳踏車心肺耐力訓練(其運動強度介於最大攝氧量的60~80%)、胸廓活動度訓練、呼吸訓練、使用彈力袋及沙包進行上肢及下肢的肌力訓練。結果:經過6週物理治療介入,運動心肺功能測試檢查報告顯示,最高身體活動量從3.6 MET進步到4.6 MET,與同年齡相比從51.7%進步到65.8%,最高攝氧量從12.6mL/kg/min進步到16.0mL/kg/min,無氧閾值從44W進步到64W,RPE為14,個案自覺腳沒力氣無法繼續踩而停止測試,而在跑步機六分鐘行走測試,個案從370 m進步到970 m,Borg Scale自我評量表4分。Short Form 36的身體生理功能面向從16分進步到25分。個案目前可以獨自外出散步以中等速度運動30 min以上,個案表示對喘的耐受度提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可獨自完成不需協助,各項評值皆有改善。結論:對於肺腺癌術後病人,早期物理治療介入可以有效改善運動心肺功能測試、跑步機6分鐘行走測試及日常生活活動之運動能力的恢復。臨床意義:肺腺癌術後的病人,常因手術介入後造成心肺適能下降及影響日常生活功能活動,早期物理治療介入可以有效的恢復運動能力表現及改善日常生活之身體功能,提供臨床物理治療參考資訊。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在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adolescent scoliosis, AIS)患者中,脊柱和胸腔的複雜變形與不對稱肌肉方向、長度、厚度以及豎脊肌肌肉上的纖維類型組成有關。許多關於AIS患者發展和成長期間脊柱旁肌肉表面肌電圖(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活動的研究對於制定訓練非常重要。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利用系統性回顧,探討脊柱側彎患者背部肌肉表現的不同。方法:以PubMed、PEDro databases及手動方式對2018年前之文獻進行蒐集。以肌電圖(electromyographic)、軀幹肌肉(trunk muscle)、背部肌肉(back muscle)、豎脊肌(erector spinae)、脊柱側彎(scoliosis)、運動(exercise)、肌耐力(muscle endurance),作為關鍵字搜尋收錄文獻。結果:共40篇文章,經檢視後刪除無關文章剩餘13篇。依主題探討如下:(1)初步背部肌電反應:多數的研究中,在脊柱側彎的凸側脊柱旁肌肉中發現肌電活動增加;(2)背部肌肉對稱性活動:Farahpour等人研究AIS患者與健康對照組在側彎和軸向旋轉過程中,豎脊肌和腹外斜肌的肌電活動在所有測量姿勢中,不對稱肌肉活動並不明顯。Farahpour等人研究動態前傾姿勢干擾和後傾姿勢干擾對AIS患者和健康對照組的豎脊肌的肌電反應下,不對稱的肌肉活動被假設為補償策略而不是脊柱側彎的固有特徵;(3)靜態運動下肌電表現:Chwała等人研究對在對稱和不對稱運動期間,健康對照組和脊柱側彎組的肌肉張力模式與靜態時的相比有明顯差異,多數情況下,會產生積極的矯正模式;(4)動態運動下肌電表現:Tsai等人研究在30度/秒和90度/秒的速度下等速伸展和屈曲運動,在健康對照組和具有較小曲線(<20°)的AIS患者中,腰椎區域的慣用內側和外側豎脊肌中發現肌電訊號顯著更高。在具有較大曲線的AIS患者中(20~50°),等速運動期間發生肌肉活動從慣用側向非慣用側的移位,並且非慣用側(凹)的胸椎區域肌肉肌電活動顯著高於慣用側(凸)。結論:研究指出AIS患者的凸側脊柱旁肌肉肌電活動較高,但發現脊柱變形的凸側不一定會產生比凹側更高的肌電活動,可能的影響因素是脊柱彎曲的程度不同,而單曲線和雙曲線脊柱側彎的受試者的不對稱肌肉活動表現也有所不同,整體來說單曲線脊柱側彎的受益較多。臨床意義:本篇系統性回顧其結果可提供臨床治療師介入青少年脊柱側彎患者時運動設計之參考。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慣性測量單元為一種動作捕捉系統,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運動科學與復健醫學領域。其原理為透過感應器中加速規、陀螺儀與地磁計,計算出感應器於空間中的軸向、加速度與角速度,進而轉換為人體關節之運動學參數。優點為操作方便,不受光線、線材、標準環境等限制,適合收取不同運動場域下的動態動作;缺點為易受電磁場與測量肢段肌肉收縮影響。過去文獻多探討慣性測量單元應用於如關節主動運動、蹲、坐到站、軀幹前彎、跳躍等簡單之下肢動作的效度,然而目前並無研究測試抓舉等此類大角度高速動作。本研究目的為比較光學動作捕捉系統與慣性測量單元,於舉重抓舉動作中下肢關節角度之差異,進而瞭解慣性測量單元之效度。方法:本研究選取10位大專舉重選手(6名男性與4名女性,平均身高為168.10 ± 7.29cm,平均體重為78.00 ± 15.76kg,平均年齡為20.10 ± 1.29歲)。於受測者雙側大腿外側、小腿外側與第二薦椎處貼上慣性測量單元感應器,並參考Vicon Plug-in Gait模型於骨盆、雙側膝關節、雙側腳踝與腳跟之骨突處貼上反光球以利用光學方式進行動作捕捉。兩套系統在受試者動作過程中均同步收取資料。測試動作上,先請受試者熱身後維持一標準校正動作,再進行舉重抓舉動作,抓舉重量為20kg。兩套系統均使用原廠的分析模組計算出下肢矢狀面關節活動角度。數據分析上則會先利用標準校正動作進行系統間關節角度起始點的對齊,再以均方根誤差比較兩系統所收取之抓舉動作關節角度的差異。結果:左側髖關節角度均方根誤差平均為10.18°,右側均方根誤差平均則為11.44°;左側膝關節角度均方根誤差平均為7.47°,右側均方根誤差平均則為6.76°。結論:相較於光學動作捕捉系統,慣性測量單元於矢狀面之膝關節角度,其均方根誤差介於5~10°之間,效度為可容忍的(tolerable);於矢狀面之髖關節角度,其均方根誤差約為10~11°,效度接近可容忍的程度。臨床意義:慣性測量單元應用於舉重動作的矢狀面關節角度量測上,可以有限度地使用慣性測量單元,但詮釋或分析資料時需考量其誤差值。

  • 期刊

背景與目的: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是肩部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有研究顯示在臨床看診的病人中肩夾擠症候群患者占肩部疼痛患者的44~65%,而肩胛運動障礙(scapular dyskinesis)常伴隨肩夾擠症候群的發生,這是指肩部在抬舉的過程中,肩胛骨有不正常的動作。過去研究顯示肌內效貼紮(Kinesio taping)可改善肩部抬舉過程中肩部肌肉的活性或增加肱盂關節(glenohumeral joint)的空間,但較少針對肩夾擠症候群並伴隨肩胛運動障礙者,故本篇研究目的為探討利用肌內效貼紮對於肩夾擠症候群合併肩胛運動障礙患者之立即效益。方法:本研究收取來至花蓮某醫學中心經醫師診斷有肩夾擠症候群的現象,再利用肩胛協助測試(scapular assist test)為陽性反應之患者。使用兩道I型肌內效貼紮於患側肩部,兩道貼紮拉力均為120%。第一道從肩胛骨之喙突(coracoid process)斜內跨過鎖骨(clavicle)至肩胛骨內下緣。第二道從肱骨之小結節(lesser tubercle)水平環繞肱骨至肩胛骨內緣。利用配對t檢定(paired t test)比較於貼紮前後不痛角度(pain free range of motion)、手放背後高度(hand to back)以及力量之變化,不痛角度包含肩部屈曲、肩胛面屈曲(scaption)及外展等三個方向之角度,力量則包括肩胛面屈曲和外展之力量,p值小於0.05即達統計顯著差異。結果:共37位受試者完成本研究,男性為18位,女性為19位,平均年齡為43.4±13.4歲,患側為右側有23位,左側有14位。貼紮後各項表現變化如下:肩部屈曲平均增加7.3 ± 11.5°;肩胛面屈曲平均增加11.2 ± 11.7°;肩部外展平均增加25.5 ± 13.6°;手放背後高度平均增加4.5 ± 5.3%;肩胛面屈曲力量平均增加1.5 ± 1.2kg;外展力量平均增加1.9 ± 2.2kg,所有參數之p值均小於0.05,達統計顯著差異。結論:肌內效貼紮對於肩夾擠症候群合併肩胛運動障礙之患者有立即之效益,包含不痛角度及力量之增加,有些改善甚至達臨床顯著差異,如肩部外展角度及力量。惟該效益可持續多久仍需後續長期研究之探討。臨床意義:臨床上針對肩夾擠症候群合併肩胛運動障礙之患者除了常規物理治療外,建議也可考慮利用肌內效貼紮以增加其臨床表現。

  • 期刊

Background and Purpose: Falling can easily lead to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and physical fun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fall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ondi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four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were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The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 was used to estimate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nd body composition (lean muscle); the physical function was assessed by grip strength (Jamar hand dynamometer) and gait speed for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The appendicular lean mass (ALM), derived from DXA scans, is calculated by the sum of the lean muscle mass in the arms and legs and then divided by height square. Results: The number of women was about 3.7 times than the number of men; and women had lower BMDs, ALM, grip strength, and gait speed compared with men (p < 0.005, 0.001, 0.001, and 0.01,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ALMs were 5.88 ± 0.88 for women (n = 71) and 6.15 ± 1.16 kg/m^2 for men (n = 23), which was satisfied for women but insufficiency for men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suggested by Asia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 (AWGS). The AWGS suggests ALM should equal or over 5.4 and 7.0 kg/m^2 for women and men,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ALM value of our 28.2% of women and 52.2% of men were insufficient and they would be classified as people with low muscle mass. The average grip strengths of both sex (19.28 ± 4.72 and 31.96 ± 7.36 kg for women and men, respectively) were larger than the criteria of AWGS suggested (18 and 26 kg for women and men, respectively). However, still 33.3% of women and 17.1% of men had insufficient grip strength. The average gait speed was 0.89 ± 2.70 m/s for women and 1.04 ± 0.26 m/s for men, which were quicker than the AWGS's suggestion (0.8 m/s). Similarly, it still had many women (38.1%) walking with very slow speed, while only 17.1% of men did. The grip strength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ALM (r = 0.52) and moderately correlated with gait speed (r = 0.47); nevertheless, the gait speed was not well correlated with ALM (p = 0.147). Conclusion: The lean muscle mass of half of men is insufficient; and it is not uncommon that women have low grip strength and low walking speed for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The people with large lean muscle mass are well correlated with large grip strength, while not necessary with quick gait speed. Clinical Relevance: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function for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we strongly suggest that emphasize on the strengthening programs, especially for women. The increasing of grip strength may also improving the gait speed after strengthening program due to they are highly correlated.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放射線治療為頭頸癌治療之一,其後遺症與生活品質下降、吞嚥困難、張口困難和頸部活動度受限相關。然而探討放射線治療後遺症的療效研究有限且以運動治療為主。外加徒手治療應能進一步放鬆放射線治療與手術造成纖維化組織。因此,本個案報告目的為探討額外的徒手治療於纖維化組織對頭頸部癌患者其張口困難、舌骨、甲狀軟骨和頸關節活動度以及嗆咳頻率的效果。方法:一位56歲男性因左側口腔癌與鼻咽癌於2011年接受手術及放射線治療,又因口腔癌復發於2018年接受手術。個案接受七週的傳統物理治療包含顳顎關節運動與肩頸肌力訓練,後三週外加徒手治療。結果:經過四週傳統物理治療,顳顎關節活動度進步達平原期(上下切牙間距離從14 mm進步至22 mm)。再經額外的徒手治療後,舌骨、甲狀軟骨和頸關節活動度進步,飲食嗆咳頻率也由100%降至50%。結論:本報告顯示外加徒手治療能提供放射線治療及下頷骨重建手術後,頭頸癌患者的舌骨、甲狀軟骨和頸關節活動度及嗆咳頻率較佳的進步,而顳顎關節活動度則無明顯進步。臨床意義:應用徒手治療於頭頸癌倖存者因放射線治療及手術造成纖維化組織,是安全且可改善頸關節活動度、舌骨及甲狀軟骨活動度與嗆咳頻率。

  • 期刊

背景與目的: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使人們對電腦的依賴明顯轉移到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成癮症候群為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和頻繁程度漸漸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最後當手機不在身邊時都會產生不安感。文獻已證實使用智慧型手機會造成頭部前傾和肩頸疼痛的問題,而過去文獻當中針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依賴程度對肩頸疼痛嚴重程度的研究明顯不足。而本篇研究目的為分析智慧型手機成癮嚴重程度對肩頸疼痛的影響。方法:本篇研究徵招自願的醫院門診病患且使用智慧型手機超過1年以上。而若過去曾經頸椎和肩關節開刀或骨折病史、特異性肩頸疼痛、中風病史或創傷性腦外傷將被排除。以問卷方式給予同意參與實驗的受試者填寫智慧型手機成癮量表(Smartphone Addiction Inventory, SPAI)和數字評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以瞭解受試者平時使用手機的習慣和肩頸疼痛的情況。智慧型手機成癮量表是由臺灣大學心理學系陳淑惠教授針對智慧型手機成癮依賴程度編制的量表,當中面向分為習慣(Compulsive behavior)、戒斷(Withdrawal)、容忍(Tolerance)和功能損傷(Functional impairment),總共26題且每題分數為1~4分,總分為26~104,分數越高表示對智慧型手機依賴程度越嚴重,若57分以上表示有手機成癮的問題。疼痛是以數字評定量表評估病人肩頸疼痛的情形,0分為「完全不痛」,10分為「最疼痛」狀況,將平時肩頸疼痛的分數填寫於問卷中。統計分析方面,智慧型手機成癮量表分數若超過57分為成癮組別,反之為非成癮組別。使用independent t-test檢定成癮組別和非成癮組別對肩頸疼痛數值的差異。結果:本文收納63位且年齡範圍介於19~58歲(34.78 ± 11.56),當中非成癮組別27人、七天內平均每天使用時間約170.56 ± 146.97 min且疼痛分數為2.79 ± 2.53,成癮組別36人、七天內平均每天使用時間約206.56 ± 185.59 min且疼痛分數為4.51 ± 2.61,疼痛分數經統計分析後顯示有顯著差異(t_(df=61)=-2.63, p=0.011)。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智慧型手機成癮族群比非成癮族群的肩頸疼痛程度明顯較嚴重。臨床意義:智慧型手機成癮量表分數越高表示個案對智慧型手機依賴程度越高,可能造成更嚴重的肩頸疼痛,可以在臨床提醒個案做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