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97.109

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學位論文

長榮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近年來部分OECD會員國熱衷於推動所謂的「綠色財稅改革」,亟思以環境稅來減少環境污染,甚至取代其他具有較大扭曲效果的租稅,由此可見,以經濟誘因式的污染防治工具漸成為國際社會重視的新焦點。本文探討台灣現行環境相關稅費現狀,及未來政府課徵能源稅條例有關議題,所可能產生之問題,並利用問卷設計方式分別調查財稅人員及環保人員對於問項之認同度與見解。 本研究發現環保人員對於現行貨物稅及汽燃費改制、課徵能源稅須有完善配套措施及能源税稅率應適當反映外部成本等部份,認同度皆高於財稅人員,由此可知雙方仍存在期望差距,未來朝向財政、能源、經濟與環保政策之多元整合,仍有努力的空間。 此外,本研究建議應依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目標,配合產業發展政策,整合教育政策、勞工政策、能源政策、環保政策,以及空氣、水資源、廢棄物、噪音政策,以整體性的角度探討稅收來源、投資稅額抵減對象與減免措施等課題,方能規劃出最具有效率之具體方案。在執行策略上應透過「成立專責單位」、「預作宣告並充分討論」、「逐步擴大稅率與稅基」等方式推動,透過專業評估與民眾意見的充分整合,規劃出適當的具體執行方案。

  • 學位論文

隨著全球化競爭的日益激烈,台灣已經正式邁入「服務經濟」階段。隨著台灣於2002年加入WTO,國內也將會陸續開放更多外國金融業者進入國內市場;因此,銀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想要提高組織效能,組織領導者的風格也就成為值得探討的問題之ㄧ。由於銀行業的服務績效是無形的,故領導者更需藉以追隨者為導向的僕人式領導的方式,加強員工對組織的認同,進而引發員工在提供服務時所做出的角色外的行為,增加在同業間的競爭優勢。 本研究經由文獻分析與專家諮詢法,編製出具有良好信度與效度之「僕人式領導」量表,並以台灣銀行業之基層員工為施測對象,採取分層立意抽樣方式共發出1,200份問卷,共計回收有效問卷368份,有效回收率為30.67%,並應用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分析、層級迴歸分析與結構模式分析(SEM)等統計方法驗證本研究之假設,根據統計分析結果歸納出研究結論如下:1. 僕人式領導、組織認同與服務導向公民行為均有顯著正向關係,且均能產生顯著正向影響;2. 組織認同與服務導向公民行為有顯著正向關係,且能產生顯著正向影響;3. 組織認同在僕人式領導與服務導向公民行為關係上具有顯著之中介效果4.整體關係模式具有良好之適配程度;5僕人式領導會因領導與成員交換關係之干擾作用對組織認同產生顯著正向影響。最後就本研究之結論與管理意涵作深入探討,並呈現具體之研究貢獻與建議,以供企業界及學術界參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社會也好,組織也罷,只要是由人所組成的,其組成份子的人格特質將是左右組織良莠與否最直接的因素。進一步而言,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須要領導,其中轉換型領導正是可以面對複雜的組織環境,幫助組織建立一新企業文化,增加持續性的競爭優勢。而不論個人特質、領導風格或組織凝聚力,總免不了與他人或組織產生交互的關係,當彼此面臨認知或利益上的差異時,所採行的衝突解決即決定後續人員與組織將會呈現出何種的結果。台灣中小企業憑藉著彈性經營、機動決策,使得台灣有了經濟奇蹟的美譽。本研究採取分層立意抽樣方式共發出4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16份,回收率為29%,再採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相關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法加以驗證本研究假設與理論模式之配適程度。因此本研究以台灣中小企業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成員的人格特質、轉換型領導、衝突解決與組織凝聚力之關係。研究的成果如下: (一)透過嚴謹的研究程序與研究方法,探討台灣中小企業轉換型領導、人格特質、衝突解決及組織凝聚力之本質與意義。 (二)探討台灣中小企業人格特質、轉換型領導、衝突解決及組織凝聚力之水準及其差異。 (三)建構台灣中小企業人格特質、轉換型領導、衝突解決及組織凝聚力之關聯性模式。 (四)探討各構念間在不同的個人及組織變項上之差異。 (五)依據實證研究之發現,提出後續研究方向及實務應用上之建議。

  • 學位論文

政府自民國82年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歷經十餘年發展,社區志工的推動及參與,更促使社區業務蓬勃發展,民間社會活動及政府積極推展,非營利組織之各項活動促使公共意識、公共議題逐漸受到重視,甚且無形中左右政府之施政,非營利組織發展已成為主流。對非營利組織的志工推動及發展研究發現,針對志工特質予以分析及善用,以吸引更多人士加入志工行列,進而透過公私部門兩相合作使社區總體營造活動不斷地成長,營造社會和諧及人民對政策的支持。 本研究以「志工特質、內部行銷、組織績效」為變項,配合非營利組織實際參與推動實務,探討實際參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社區,在志工特質、內部行銷、組織績效間之關聯性。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高雄縣湖內鄉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社區及社團之組織成員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回收率為69﹪(寄發問卷620份,有效問卷427份),經由資料統計分析過程,整理歸納後,本研究發現: 一、志工特質對組織績效有顯著的正相關。 二、內部行銷對組織績效有顯著的正相關。 三、志工特質與內部行銷有顯著的正相關。。 四、不同的社區成員組成特性在志工特質、內部行銷與組織績效的表現上有顯著差異,部份成立。 社區總體營造是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推動的重要項目之一,透過非營利組織的運作,喚醒社區居民公共意識、重視及參與公共議題,進而改善社區生活品質,建構一個和諧、健康又環保適宜人居的理想社會,以達成非營利組織及政府的共同使命。

  • 學位論文

由共同基金市場在激烈競爭之下,各家投信公司莫不費盡心思設計不同的基金類型,希望能以基金的特色來吸引投資者的認購。不同類型的基金因其投資目標不同,所伴隨的報酬率與風險也必有所差異,因此績效評比於同類型的基金互相比較方具意義。 國內證券市場近幾年置身多頭空頭不斷轉換,平衡型基金表現亮眼勝於股票型基金,然而如何選擇一檔績效佳的基金卻是投資人令困擾的難題,國內共同基金的機構評鑑制度並不健全,且多著重於股票型,此外,對基金進行評比排名的機構僅有中華信用評等公司,對少數基金有進行評鑑工作,但比起國外頗負盛名的大型評鑑機構,如:標準普爾、美國晨星等,規模和可信度仍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其目前,國內僅有投信同業公會委託台灣大學邱顯比及李存修兩位教授,對國內基金所做的績效評比,較具公信力,但兩位教授使用報酬率及Sharpe績效指標等傳統指標,來評估投資組合的績效,仍具有某些爭議點。 本研究以資料包絡分析法為主要研究方法,要旨在於衡量國內平衡型基金之績效,並檢驗基金績效持續性的存在與否,且更進一步探討影響共同基金相對績效之因素,希冀能提供一些有用資訊給投資人,作為選擇基金時之參考。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高階管理者的離職為構面,探討台灣上市、櫃銀行業控制股東股權結構與董事會結構對高階管理者職機率之影響,並進一步驗證外部治理效力對控制股東超額控制權與高階管理者離職率間負向關係之抑制效果。實證結果發現,在我國銀行業裡,公司績效和高階管理者的離職機率間呈不顯著負相關。若進一步區分總經理與控制股東關係則發現,當高階管理者為控制股東法人代表時,績效的好壞並不影響到高階管理者的地位;反之,高階管理者若非控制股東法人代表,則公司績效的好壞會顯著的影響到總經理的去留。我們並發現董事會結構與控制股東股權結構對淘汰不適任高階管理者之內部治理效力的影響,僅在高階管理者非以控制股東法人代表身分擔任董事時,方見顯著效果。當高階管理者非控制股東代表法人時,控制股東所有權愈高,愈容易汰換績效不佳之高階管理者,而超額控制權與內部董事比愈高,亦確實對公司治理之監督機制有不利影響,即愈不會撤換不適任管理者,至於外部治理機制無論高階管理者與控制股東關係為何,對高階管理者之監督效果均不佳。 關鍵字:高階管理者離職、公司治理、董事會組成

  • 學位論文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以分析師預測誤差與股票異常報酬做為資訊不對稱之代理變數,用以衡量股利資訊效果,以探討股利宣告前,分析師預測盈餘是否會受公司內部人傳遞不實資訊而影響其預測的準確度,及股利宣告後是否會造成公司股價有異常變動,另外,並以九十五年與九十六年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證基會)(Securities & Futures Institute, SFI)公佈的資訊揭露評鑑結果,深入探究資訊揭露程度的高低及其他的影響因子對股利資訊效果的影響。此外,針對不同的資訊揭露程度對股票累積異常報酬發生機率的影響,則使用次序羅吉斯迴歸模型進行探討。 實證結果發現,股利的宣告的確會造成分析師預測準確度降低的現象,且愈接近股利宣告時間點的預測,產生誤差的比例會愈大,資訊效果愈明顯。在解釋因子方面,當公司盈餘變異性愈大、規模愈大及資訊揭露透明度愈低,分析師盈餘預測的誤差會愈大。 以事件研究法進行檢定股利宣告對公司股價產生異常報酬的資訊效果,所得結果為公司股利的宣告會使公司股價產生異常報酬。在解釋因子方面,宣告期間平均成交量愈大與公司規模愈小者,公司的累積異常報酬會愈大。另一方面,當內部人持股比率愈大,公司宣告期間的累積異常報酬會愈大。最後,透過次序羅吉斯模型檢定的結果,發現當資訊揭露程度愈低、董監事和經理人持股比率愈高,公司股價產生正的累積異常報酬的機率會愈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網際網路的發展,讓求職者的就業資訊媒體由實體轉為虛擬。近年來國內的求職求才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其利用網際網路優勢所提供給求職者的親和力、便利性、互動性與豐富資訊,和傳統的平面媒體(報紙、雜誌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網際網路具有無限版面的人力分類廣告功能,工作機會得以在網路上媒合,提供了求職者迅速獲得就業資訊。 本研究以一般網際網路使用者為研究對象,以求職者的觀點進而去探討互動性、知覺風險、信任與態度對網路人力銀行之影響,總計共回收329份網路問卷,有效問卷率回收率為65.7%。經因素分析、迴歸分析、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事後多重檢定分析等統計方法,來驗證本研究之假設。研究結果發現:1. 互動性對知覺風險有顯著的負向影響。2. 互動性對態度與信任皆有顯著的正向影響。3. 知覺風險對態度有顯著的負向影響。4. 信任對態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5. 不同使用者特性在互動性、知覺風險、信任與態度之間有呈現差異。 根據實證結果建議網路人力銀行業者加強網站互動性時須注意1.應以公正客觀以及科學化的數據及資訊資料能協助求職者了解職場萬象以及自我探索。2.應隨時查核登記企業是否於主管機關辦理或由公司或商業登記,以避免虛設公司之存在,降低造成使用服務者求職的風險。3.應普遍增設對特定產業和公司之隱藏履歷資訊的功能以減少求職者的困擾。

  • 學位論文

摘 要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研究(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Research),2006年6月底做過統計調查台灣全民上網率高達67.69%,而入口網站是讓使用者與外界溝通的重要媒介。 本研究將以有Yahoo入口網站使用經驗的使用者為主要調查對象,問卷進行時間包含兩次發放時間,第一次發放問卷為前測,總計回收95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比例為86.3%。第二次發放問卷為正式問卷,總計回收640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比例為94%,經因素分析、線性結構方程式、差異性分析等結果來驗證本研究之假設。本研究發現:1.入口網站的使用者認為策略聯盟的推行程度愈高時,則入口網站的網路互動性程度愈高。2.入口網站的使用者認為策略聯盟的程度越高時,入口網站的服務品質程度越高。3.入口網站的使用者認為網路的互動性越高時,入口網站使用者的忠誠度越高。4.入口網站使用者認為策略聯盟會經由網路互動性的中介效果而對入口網站的忠誠度產生正向的影響。5.入口網站使用者認為策略聯盟經由服務品質的中介效果而對入口網站的忠誠度產生正向的影響。6. 不同使用者特性在入口網站的策略聯盟模式、服務品質、網路互動性、及顧客忠誠度之間有顯著差異。 根據實證結果建議企業或是政府:1.入口網站經營者應該隨時以客戶的需求作為考量,尋找適當的聯盟伙伴,提供良好、人性化入口網站服務品質。2. 入口網站經營者應該提高網路的互動性。

  • 學位論文

台灣目前逐漸走向「服務導向」之社會型態,而「稅捐處」在激烈的服務競爭之下,並無倖免。如何提升稅捐機關稅務人員續留與提升服務滿意度,並以快樂心情服務民眾,也讓納稅人能心悅誠服的繳稅,營造徵納雙方的和諧,共創和諧的租稅環境即為相當重要之課題。為提高「稅捐處」本身的管理功能,唯有做好內部市場管理,提高稅務人員工作態度,才能營造稅務人員與納稅人之良性接觸。而「稅捐處」之稅務人員對吸引、建立與維持納稅人關係扮演了中心角色,亦可體認到服務從業人員在服務傳遞過程的關鍵地位,因而本研究對稅務人員之內部行銷、工作滿意度、組織創新相關研究應運而生。但於過去之相對研究鮮少,並發現於公營企業在策略實行上之所得成效往往不如民營企業。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透過臺南市稅捐稽徵處之稅務人員資料蒐集,以實證本研究之假設,最後並針對稅務人員之內部行銷、工作滿意度、組織創新提出適當的建議。研究發現內部行銷中的「內部溝通」可達到稅務人員〝內在的顧客滿意”。內部行銷中的「教育訓練」、「管理支援」可提升稅務人員“外在的顧客滿意度”。稅務人員之「內部溝通」及「內部滿意與外部滿意」,可直接提升員工在工作相關層面的技術創新。而「管理支援」、「內部溝通」及「內部滿意與外部滿意」,可直接提升稅務人員於工作相關層面的管理創新。